应届生的去留问题,可以看出出诗悦人才策略方面的深层矛盾。一边是《望月》项目组宣称急需"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官网社招信息持续更新;另一边却是应届生转正遭遇了麻烦。有员工透露,《望月》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是诗悦一手培养起来的校招生'',其经验不足与项目的高复杂度(从立项时的箱庭游戏被高层意志强行转向开放世界)形成巨大落差。当项目方向摇摆、成本承压时,缺乏经验的应届生则可能''遭殃''了。
诗悦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样颇受争议。尽管公司内部文件宣称考核需遵循"业绩导向、公开公平"原则,并将结果和薪酬、晋升甚至"饭碗"紧密挂钩,但现实中被员工吐槽为"形式主义严重"。参考文章直指其特色"高七文化",强制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并考试,成绩和绩效、晋升绑定,被员工看成了变相的枷锁。
加班程度也是较重的,诗悦内部被戏称为"小37",赶项目节点时加班到凌晨是常态,会和绩效挂钩,员工10点下班都算早。
除了这些,高层的意志对项目的强势干预,增加了职业的不确定性。
《望月》立项初衷本是类似《战双帕弥什》的中等体量箱庭游戏,却在开发过程中被高层强令转向开放世界,导致团队被动应对、多次推翻重来。这种"既要又要"的战略摇摆,让基层员工在方向反复调整中疲于奔命,最终可能以裁员收场。
2023年的诗悦动作不小,总部大厦动工、重金押注《望月》、子公司投资露珠游戏占股20%。光鲜的扩张背后,是老板"非常严重"的焦虑: 旧有换皮数值游戏模式式微,新爆款难产,只能靠《长安幻想》等老本支撑。
《望月》承载破局希望,但其高达1亿的投入与主流二次元开放世界的产品相比仍显不足,团队人才储备的差距更是个问题。当试错成本高的时候,''人员优化"便成为企业控制风险的常用手段了。
叠加"卡转正"、"暴力裁员疑云"、流程混乱和被诟病的PUA氛围,诗悦在职场口碑上滑向"广州第五坑"的尴尬位置。
其标榜的"给用户带来快乐,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与员工分享成长"理念,在残酷的职场现实中显得苍白又无力。
对于游戏行业的老铁们,加入一家公司,不仅要看其产品的成绩和大楼的高度,更要审视其人才价值观和职场生态的真实内涵。当''精品游戏探索者''的愿景,建立在透支年轻劳动者热情与职业安全感的流沙之上时,再高的流水也难掩其根基的脆弱。
毕竟,游戏是创造快乐的产业,而不该是劳动者被牺牲的尊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