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時

定義

编辑

千瓦⋅時等於1千瓦功率在1小時內做的功:

k

W

h

=

(

3600

s

)

[

k

W

]

=

3600

[

s

]

[

k

J

s

]

=

3600

k

J

=

3.6

M

J

{\displaystyle \mathrm {kW\cdot h} =(3600\,\mathrm {s} )\lbrack \mathrm {kW} \rbrack =3600\,\lbrack \mathrm {s} \rbrack {\Bigg \lbrack }{\frac {\mathrm {kJ} }{\mathrm {s} }}{\Bigg \rbrack }=3600\,\mathrm {kJ} =3.6\,\mathrm {MJ} }

相反地,1瓦特等於1焦耳/秒。1千瓦⋅時等於3.6 × 106焦耳[2]。

千瓦⋅時(kW·h)當中的小時(h)為國際度量衡局接受的可並用單位(Non-SI units mentioned in the SI),其與標準國際單位千瓦(kW)的組合為國際單位制所認可[3]。

說明

编辑

千瓦⋅時一般被廣泛使用的符號表記為kWh,通常在商業、教育和科學出版物以及媒體中使用[4][5][6],它也是電力工程中常用的單位[7],但這樣的表現方式並不是國際單位制的常用風格[3]。

kW⋅h和kW h的表記方式較不常用,但其與國際單位制一致。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與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聯合發布的自願性標準文件國際單位制手冊指出,在形成複合單位符號時,乘法必須用空格或是以一個半高的點(⋅)表示,否則可能因為某些前綴,而被誤解為單位符號[8][9]。另外,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的一本指南,則建議不要使用kWh以免造成混淆[10]。

另外,美國電動汽車的官方認證標籤上,其使用的燃油經濟性指標對於千瓦⋅時縮寫為kW-hr(單數)或kW-hrs(複數)[11]。

單位轉換

编辑

能量單位包括焦耳、瓦⋅時、千瓦⋅時、電子伏特、卡路里的單位轉換如下[2]:

1 J = 1 kg⋅m2⋅s−2 =

1

2.77778 × 10−4

2.77778 × 10−7

6.241 × 1018

0.239

1 Wh =

3.6 × 103

1

0.001

2.247 × 1022

859.8

1 kWh =

3.6 × 106

1,000

1

2.247 × 1025

8.598 × 105

1 eV =

1.602 × 10−19

4.45 × 10−23

4.45 × 10−26

1

3.827 × 10−20

1 cal =

4.2

1.163 × 10−3

1.163 × 10−6

2.613 × 1019

1

焦耳

瓦⋅時

千瓦⋅時

電子伏特

卡路里

用法

编辑

千瓦⋅時這個單位主要用於量度電力,因為千瓦⋅時比焦耳更容易被大眾瞭解,並更易依據電器使用時數來計算。另一方面,焦耳相對千瓦⋅時的單位量度太小,較不方便計算,而中國大陸亦有公共機構在收費單上使用兆瓦⋅時(MW⋅h)來代替千瓦⋅時。其中1兆瓦⋅時 = 1,000千瓦⋅時,1千瓦⋅時 = 3,600,000焦耳 = 3.6兆焦耳(中國大陸用法)= 3.6百萬焦耳(臺灣用法)[b]。

更大的單位還有吉瓦⋅時(GW⋅h),常用於描述發電廠的發電量,即1吉瓦⋅時 = 1,000兆瓦⋅時 = 1,000,000千瓦⋅時 = 3,600,000,000焦耳 = 3.6吉焦耳(中國大陸用法)= 3.6十億焦耳(臺灣用法)。另外有比千瓦⋅時小的單位,為瓦⋅時(符號爲W⋅h,另有記作Whr的),為千瓦⋅時的千分之一[12]。

訛綳的解释
我来说说 silk'n 除毛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