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玉人头,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地址陕西省神木县坐标38°34′10.106″N 110°19′7.147″E / 38.56947389°N 110.31865194°E / 38.56947389; 110.31865194分类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编号6-190认定时间2006年5月

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陕西省神木县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山峁,在长城南边十余公里,黄河西边二十余公里。[1]秃尾河与铜川沟交汇处,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兴建于公元前2300年前后,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遗址中包含内、外城和“皇城台”,总面积为425万平方米,为已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最大的城址[2],但是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载该遗址。[1]除此之外,还发掘出房址、墓葬等遗迹,提供了当时气候、文化、社会等信息[3]。石峁是石器时代玉的集大成者[4],玉石文化直接源自于良渚文化[5]。

石峁遗址发现于1976年,200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对城垣遗址的发掘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2013年8月,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1]

发现过程[编辑]

牙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20世纪20-30年代[1],石峁遗址所在地区出土大量玉器,当地的贫苦农民曾经用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换取食物,有过“斗玉易升米”的说法。[7]1929年,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品主任阿爾弗雷德·薩爾莫尼(Alfred Salmony)在北京收购榆林农民售出的一件53.4厘米长的墨玉质“刀形端刃器”,藏于該馆,引起了考古和收藏界的重视,后世认为该玉器当出自石峁。[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估计有4000余件石峁玉器流失海外[1]。陕西元阳文化博物馆馆长高玉书认为,国外有遗址玉器两三千件, 国内有两千多件, 神木县私人收藏家胡文皋拥有数百件。[1]收藏石峁玉器的机构有:大英博物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白鹤美术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神木县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9]

1976年夏天,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考察时偶然获知石峁的信息,于是立即前往考察,遗址自此被发现。1981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部分房址、墓葬和灰坑。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和神木当地的文物机构多次对遗址进行复查,遗址中的大量玉器、陶器以及石雕人像使得遗址获得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但当时,为了厘清遗址规模、年代及文化背景等问题,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区域调查,确定了遗址的范围。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地区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首次确认遗址由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马面”和“角楼”组成,是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1][10]。

遗存[编辑]

城址[编辑]

石峁遗址包含内城和外城。内城中心为“皇城台”,为垂直高差70米的高台,周边筑有护坡石墙,上有宫殿建筑基址和池苑遗址。台体东北部为门道,20世纪70年代尚可见石阶踏步。与中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夯土城墙不同,石峁遗址的内外城城墙为石砌而成,残存城墙约3米高。内城面积210万平方米,依山势呈东北—西南分布,现存城墙残长2千米。外城为将内城东南城墙向东南方向扩筑而成,残长2.84千米,面积425万平方米。这一面积超过了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和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城址,位列同时期已发现城址面积之最[11]。

外城东门址已经过考古发掘。东门城址附近包含内外瓮城以及夯土墩台、门塾、马面等城防设施[11],马面、瓮城等均为中国城池中发现的最早实例[12]。在倒塌的墙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玉铲、玉璜等玉器,证实了民间流传的城墙中藏有玉器的传说,被认为与辟邪有关。墙基处曾发现数个头骨坑,坑中发掘出个数不等的年轻女性头骨,部分有砍斩和灼烧痕迹,因而被认为是人牲。人牲的发现证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显著分化[3]。外城东门址内还发现近200块壁画残块,为中国境内出土最多的史前壁画。壁画以几何图形为主,白灰面为底,使用铁红、铁黄、炭黑、绿土四种颜料绘制而成,且在技法上与汉代及以后的壁画相类似[13]。

房屋[编辑]

内城韩家圪旦的一处山峁曾进行发掘,并发现房屋和墓葬遗址。其中的墓葬叠压于房屋遗址之上,其历史比房屋晚200年。韩家圪旦发现的房址为窑洞式居室,分为前后两间,除居住作用外可能同时为玉器加工作坊,房址的一个灰坑中曾经出土过十几片灼烧过的卜骨[14]。

而在外城东门附近发掘的一处房址则为韩家圪旦房址面积的3至4倍,据推测应为高等级院落。该房址位于南墩台内侧的高阜台地,包含两座地面房址和两座窑洞,其中有卧室、起居室和礼仪建筑。石砌窑门保存完好[15]。

墓葬[编辑]

韩家圪旦的墓葬遗址规模较大,形制相近,有壁龛和殉人,且有较多的随葬品。遗址中殉葬者多为年轻女性,双手反绑,侧卧向墓主人。部分墓葬出土了玉管、玉鸟等装饰品,以及20余片鸵鸟蛋壳,对于研究史前石峁居民对外交往提供了依据[16]。

2022年,考古人員在皇城台的顶部西侧发现一处高等级墓地。[17]

研究[编辑]

考古学者认为,石峁城垣长度达10千米,宽度大于2.5米,依照现有残高计算,总石量超出了城内人群所能承担的范围,因而具备王权的象征意义,可能为4300年前该区域的统治中心。石峁考古队也在遗址周围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十余座面积几万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范围内的同时期小城遗址,印证了石峁遗址的中心地位。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沈长云结合《史记索隐》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认为石峁遗址是屬黄帝部族的地區。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该遗址的年代过于接近传说中的夏朝,应当为五帝末期的遗址[12]。而曾任石峁城址考古队队长的孙周勇则撰文表示,在没有获得内证性材料支持的情况下,不应对遗址作出考古之外的解释[11]。

2022年,付巧妹團隊通过大规模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分析发现,石峁人群和陕北地区本地较早期人群——仰韶时代晚期庙梁和五庄果墚人群的遗传联系最为紧密,与位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的陶寺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最密切。相比于中国其他现代人群,石峁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尤其是和以秦岭-淮河为界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之间母系遗传联系最紧密。[18][19]

消失假说[编辑]

有学者参考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朱开沟遗址,认为石峁遗址和朱开沟遗址同属朱开沟文化,早期为农耕文化。但此后,气候变得干冷,距今3000年前后达到顶峰,使得当地族人不得不东迁或南迁[12]。

破坏与保护[编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墙中有玉器的传言,石峁遗址石砌城墙遭到严重破坏[20]。2007年前后,韩家圪旦遗址墓群遭到大规模盗掘[16]。当地民营采石场对遗迹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切断了内城城墙。农田的深耕和新修墓园也对遗址造成了干扰。对此,文物部门也采取了划定范围、整体搬迁、就地搭建场馆的保护措施[6]。在2016年陕西省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上决定将按程序颁布实施《石峁遗址保护规划(2016年-2030年)》[21]。

参考资料[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胡义成; 曾文芳; 赵东. 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即“不周山”——对石峁遗址的若干考古文化学探想 (PDF).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5, 28 (4): 111-116 [2023-09-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6-11) (中文(简体)).

^ 石峁遗址 考古破解史前中国最大“城市”密码. 陕西日报. 2015-06-1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 3.0 3.1 4000年前石峁城址现头骨坑:砍女性头奠基城墙. 光明日报. 2014-07-25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这座古城,或是黄帝部族所居?-新华网. www.news.cn.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 【道中华】良渚遗址何以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www.neac.gov.cn.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 6.0 6.1 石峁遗址: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 中国文化报. 2014-07-16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4000岁的石峁遗址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inews.ifeng.com.

^ 史前中国最大石城发掘 20余块人面石块保存完好. 中新网.

^ 4000岁的石峁遗址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广州日报. 2016-01-0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2).

^ 孙周勇.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 《考古》. 2013年, (7).

^ 11.0 11.1 11.2 陕西石峁城是黄帝部族住地?. 光明网. 2015-10-1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 12.0 12.1 12.2 众星拱月的塞上之城或是黄帝居所. 长江商报. 2015-01-1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 石峁遗址现神秘绿色颜料. 中国新闻网. 2015-07-23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首次发现史前房屋和墓葬群. 西部网. 2014-07-01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 院落遗址下首次发现史前人类遗骨. 西安晚报. 2015-10-2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16.0 16.1 揭开陕西石峁遗址秘密 还原石峁人的生活场景. 人民日报. 2014-07-22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2).

^ 重要考古发现: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石峁文化最高等级墓地. 新华网陕西频道.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 Xue, Jiayang; Wang, Wenjun; Shao, Jing; Dai, Xiangming; Sun, Zhouyong; Gardner, Jacob D.; Chen, Liang; Guo, Xiaoning; Di, Nan; Pei, Xuesong; Wu, Xiaohong; Zhang, Ganyu; Cui, Can; Cao, Peng; Liu, Feng; Dai, Qingyan; Feng, Xiaotian; Yang, Ruowei; Ping, Wanjing; Zhang, Lizhao; He, Nu; Fu, Qiaomei. Ancient Mitogenomes Reveal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Neolithic Shimao Population in Northern China.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2年8月19日, 13. PMC 9185412 . PMID 35692842. doi:10.3389/fgene.2022.909267 –通过Frontiers.

^ 石峁人群主要来自本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6月13日: 第11版 [2023年8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8月19日).

^ 石峁遗址: 2015年考古纪事. 中国文物信息网. 2015-10-10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 杜娟. 陕西政府通过对石峁遗址和姜寨遗址的保护规划.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 2016-05-09 [2016-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参见[编辑]

陶寺遗址

杨官寨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查论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及铜石并用时代)

旧石器 · 新石器 · 铜石并用时代黄河中游

南莊頭遺址

磁山文化

裴李崗文化

老官台文化

贾湖文化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下王岗类型

西王村类型

大河村类型

大司空村类型

庙底沟二期文化

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陶寺龙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石峁遗址

二里頭文化

黄河上游

大地湾文化

仰韶文化(西坡遗址)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类型

半山类型

马厂类型

齊家文化

西山坪

喇家

黄河下游

后李文化

北辛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岳石文化

长江中上游

彭头山文化

城背溪文化

汤家岗文化

大溪文化

屈家嶺文化

石家河文化

宝墩文化

长江下游、淮河流域、太湖和两浙地区

上山文化

顺山集文化

跨湖桥文化

石山子文化

双墩文化

河姆渡文化

罗家角文化

马家浜文化

龙虬庄文化

侯家寨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

崧澤文化

凌家滩文化

黄鳝嘴文化

薛家岗文化

良渚文化

张四墩文化

钱山漾文化

廣富林文化

馬橋文化

湖熟文化

好川文化

肩头弄文化

东北地区

兴隆洼文化

赵宝沟文化

新乐文化

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

老虎山文化

南方地区

印紋陶文化

甑皮岩遗址

石峡文化

昙石山文化

壳丘头文化

黄瓜山文化

主题 · 分类 · 专题 · 更新

查论编中國新石器時代至上古时代考古文化年表(含周邊地區)

年份(BC)

時代

蒙古區

東北區

燕遼區

雁北區

新疆區

甘青區

中原區

海岱區

兩湖區

巴蜀區

西南區

江浙區

嶺南東南區

阿爾泰薩彥嶺

內貝加爾

東蒙古

黑龍江牡丹江呼倫貝爾

鴨綠江圖們江

松花江嫩江

遼河以東遼東半島

遼河以西內蒙古

河北北部內蒙古

河套內蒙古

東套陝北高原

山西汾河北部

環準噶爾盆地

環塔里木盆地

環東天山哈密盆地

河西走廊

隴西青海

隴東寧夏

陝西關中西部

陝西關中東部

山西汾河南部

河南西部

河南東部

河北南部河北中部

淮河皖北蘇北

山東

膠東

湖南

湖北鄂東

湖北江漢

三峽重慶

漢水上游漢水中游

四川

雲南貴州

青海西藏

浙東

太湖

蘇中江南

安徽中部

安徽南部

江西西部

江西東部

廣西南部

珠江中上游

廣東北部

珠江三角洲

閩江上游浙江南部

閩江下游

福建南部

台灣北部

台灣中南部

9000以上

新石器早期

后套木嘎一期遗址12000-9000雙塔一期遺址9000-7000

于家溝遺址12000-6000轉年、東胡林遺址9000-7000南莊頭遺址8500-7700

李家溝遺址10500-8600

扁扁洞遗址、黄崖遗址10000-7000

玉蟾岩遺址12000-10000

上山遺址?-?

三山岛遗址?-10000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12000-8700

廟岩遺址15000-10000甑皮岩一期遺址10000-9000

牛欄洞遺址10000-6000

奇和洞一期至二期遺址10000-8000

新仙女木期結束

9000

甑皮岩二期至四期遺址9000-6000

8500

8000

頂螄山一期遺址8000-7000

奇和洞三期類文化8000-5000

7500

彭頭山7000-5600

彭頭山7000-5600

埃爾達倫活動

7000

新石器中期

小河西7000-6200

賈湖7000-5800

上山?-?

6500

後李6500-5500

城背溪6500-5000

順山集6500-5500

8.2千年

興隆窪6200-5400

6000

网纹陶5000-3000哈伊廷绳纹陶6000-3000卡扎钦斯克5500-3200波索尔4600-2500

塔木察格布拉格6000-4300

北福地一期6000-5600

磁山6000-5600

裴李崗6100-5000

磁山6000-5600

跨湖橋6000-5000

復國墩6000-4000

大地灣(老官台)5800-5400

高廟5800-5000皂市下層5500-4800湯家崗5000-4000

大地灣(老官台)5800-5400

頂螄山6000-5000

甑皮岩五期類文化6200-5000

5500

新开流5500-4550

新樂下層5300-4800

趙寶溝5400-4700富河5400-4700

北辛(青蓮崗)5400-4400

雙墩、侯家寨5300-4500

上宅5300-4700

北首嶺5000-4800

上宅5300-4700

李家村5000-4800

5000

左家山下層5000-4500

仰韶(早)红台坡下5000-4300

仰韶(早)棗園5000-4300

仰韶(早)下王崗5000-4000

源自李家村

龍虬莊5000-3000北陰陽營4000-3000

受湖南影響

5.9千年

新石器晚期

仰韶(早)半坡4900-3800仰韶(早)史家4900-3800

白石村4900-4300

邊畈4900-4000油子嶺4000-3600

柳林溪5000-4400

中子鋪4780-4000

河姆渡5000-3300

馬家浜5000-4000駱駝墩?-?

咸頭嶺5000-4000

小珠山下層5000-4000

4500

小南山4500-4000振兴4500-4000

后洼下层4500-4000

左家山中層4500-4000小拉哈一4500-4000

仰韶(早)後崗一4500-3800

仰韶(早)後崗一4500-3800

大坌坑4500-2200

紅山4500-2900

大汶口(早)劉林4300-3500

大汶口(早)王因4300-3500

大溪4400-3300

仰韶(早)王墓山4200-4000

仰韶(早)半坡史家

4000

大汶口(早)紫荊山4300-3500

凌家灘4000-3300

黄鳝嘴(孫家城)3800-3500

亞布力4000-3500

江口4000-3000后洼上层3500-2800興城3000-2500

小珠山中層4000-3000

仰韶(中)廟底溝 3900-3400白泥窯子 ?-?

仰韶(中)廟底溝3900-3400

仰韶(中)廟底溝3900-3400

大溪4400-3300

崧澤3900-3300

古椰(西樵山)4000-3000大灣(金蘭寺、萬福庵、蜆殼洲)4000-3000

殼丘頭4000-3000

陳橋4000-3500

廟子溝(海生不浪)3700-2800

義井3400-2800

仰韶(中)廟底溝

屈家嶺3600-3200

3500

左家山上層3500-2500

馬家窯石嶺下3600-3300

大汶口(中晚)花廳、尉遲寺3500-2400

大汶口(中晚)大汶口、陵陽河、尚莊、五村3500-2400

大汶口(中晚)三里河、北莊3500-2400

源自馬家窯

薛家崗3500-2800

銅石並用時期

哈克3500-2000莺歌岭下层3000-2000石灰场下层2500-2000

仰韶(晚)西王村3600-2900

仰韶(晚)秦王寨(大河村)3500-2700

仰韶(晚)大司空村3500-2900

營盤山3300-2600

卡若3300-2100

屈家嶺3200-2800

峽江晚期(魏家梁子、老關廟、甘井溝、(哨棚嘴)?-?

良渚3200-2000

拾年山3200-2300

3000

小珠山上層3000-2500

(西伯利亚、中亚移入)阿凡納謝沃2900-2500切木爾切克3000-1500

馬家窯馬家窯3300-2700宗日3800-2000

小河沿3000-2500

雪山一3000-2300

阿善2800-2500

白燕一期2800-2500

點將台{吳越族?、塗山氏?、防風氏(汪芒氏)?}3000-1500

張四墩2800-2400

山背3000-2500

石峽3000-2000大龙潭2100-2000

橫嶺3050-2750涌浪(涌浪、圓洲、寶鏡灣)3000-2000虎頭埔?-?村頭?-?圍嶺?-?

牛鼻山3000-2000

曇石山3000-2000

庵山一期庵山二期3050-1050

馬家窯半山2700-2300

菜園3000-2200

廟底溝二(仰韶龍山過渡期)2800-2300

石家河 {三苗?}(青龍泉、湖北龍山)2800-2300

2500

谢洛夫点状篦纹陶2500之前

北沟2700-2000金谷2500-2000

昂昂溪3000-2000

偏堡子3000-2200

老虎山永興店2500-2000

老虎山老虎山2500-2300

老虎山杏花村2500-2200

(西伯利亚、中亚移入)切木爾切克2500-1800天山北路2000-1500

(石家河融入)寶墩(邊堆山)(蜀國蠶叢?)2700-2000魚鳧村(過渡型)(蜀國柏灌?)2000-1700

良渚

廣富林2500-1900

圓山2500-1100芝山岩1600-1000

牛罵頭2550-1550牛稠子2550-1550

夏家店下層燕北(西遼河){山戎?、薊?、先商?、俞人?}2500-1400夏家店下層壺流河2500-1400

源自廟底溝二常山下层2900-2400齊家(早)2400-2200

河南龍山王油坊(造律台){舜?、有虞氏?2300-2000

山東龍山尹家城、城子崖、尧王庄、姚官莊、杨家圈{东夷?:太昊?、少昊?、祝融?、羲和?、伯益?}2400-1900

4.2千年

雪山二2300-1900

老虎山石峁2300-1800

老虎山游邀?-?

源自切木爾切克

馬家窯馬廠2300-2000

陝西龍山客省莊二{有扈氏?}2300-2000

河南龍山陶寺{堯?、陶唐氏?}2300-2000河南龍山三里橋{舜?、有虞氏?2200-1700

河南龍山谷水河(先夏?)、王灣三{先夏?}、王城崗{夏?}2200-1700

河南龍山(河北龍山)後崗二{嚳?}2200-1800

後石家河{三苗?}2200-1900

錢山漾2200-2000

樊城堆(筑衛城)2300-1700

2000

乌斯特别尔斯基2000

朱開溝2200-1500

小河2000-1500

齊家(中)皇娘娘台2200-1900

諾木洪2195-1935

(客省莊二融入)齊家(中)西山坪2200-1900

後石家河{三苗?}

王灣三[先夏?]2200-1700

後石家河{三苗?}

{百濮?}白羊村{哀牢?}2200-2100大墩子、禮州{昆明夷?、邛都?}、2000-1000滇池{滇國?}?-?雞公山{夜郎?}1300-700

鬥雞台斗鸡台、巢胡{皋陶?、淮夷?、英國?、六國?、巢国?}2400-1500

好川2200-1700

夏?

奧庫涅夫2000?格拉兹科沃1800-1300卡拉蘇克1500-800

马城子(庙后山){濊貊?、扶餘?、高夷?}1800-1100

白金宝{肃慎?、挹婁?}1400-900西團山{濊貊?、扶餘}1300-200

新樂上層2000-1000高台山1700-1000雙砣子一2100-1900雙砣子二(源自岳石)1900-1400雙砣子三1400-1050

夏家店下層燕南(大坨頭){燕亳?、有易氏?孤竹?}1800-1500

白燕四?-?東太堡?-?

(西伯利亚、中亚移入)安德罗诺沃1900-1000

四壩{羌戎?、允姓之戎?}1950-1430

齊家(晚)秦魏家{羌戎?、羌方?}1900-1500

齊家(晚)磨溝{羌戎?、羌方?}1900-1500

齊家(晚)老牛坡{有扈氏?}、東龍山(夏?)1900-1500(融入二里頭)

二里頭南沙村{崇國?}1800-1500

二里頭東下馮{夏?}

新砦期{夏?}、二里頭二里頭{夏?}1800-1500

二里頭下王崗{夏?}、大師姑{顧國?、豕韋?}

下七垣{先商}1680-1500

二里頭南關外{夏?}、望京樓{昆吾?}

岳石安邱堌堆、尹家城、郝家庄、照格庄、蘇北{东夷?:有窮氏?、伯明氏?、祝融?、羲和?、伯益?}1900-1500

{百濮、三苗}

二里頭墓子崗{夏?}1800-1500

二里頭荆南寺{夏?}、王树岗{夏?}1800-1500

古庸方城{庸國}、二里頭辽瓦店子{夏?}

曲貢{象雄?}1750-1500

馬橋{吳越族?、塗山氏?、防風氏(汪芒氏)?}1800-1200

{百越、古南越}

河宕2200-1500

黃瓜山2350-1550{百越?、古閩?、七閩?}

朱開溝{葷粥?}2200-1500

(三星堆融入)朝天嘴1600-1400

三星堆{蜀國魚鳧?}1700-1200

肩頭弄2000-800{百越?、古閩?、七閩?}

1500

卡拉蘇克1500-800三道海子(烏尤克)1300-600

烏蘭朱和1500-1300

張家園上層(圍坊三)?-?{孤竹?}

西岔{匈奴?、白羊?}?-?

李家崖{鬼方?、葷粥?、犬戎?}1300-800

綏德-石樓?-?光社{基方?、{土方?、鬼方?、𢀛方?}?-?

(西伯利亚、中亚移入)安德罗诺沃1400-1000尼雅北部1500-1000

南灣1500-800亂雜崗子-半截溝1400-1000石河子水泥廠1400-1000焉不拉克1300-500

辛店{羌戎?、西戎?}辛店山家頭1400辛店姬家川1400-1100辛店張家嘴類1100-800卡約{羌戎?}900-600

寺窪{西戎?、申戎?、义渠?、烏氏?、朐衍?}1000-750

劉家{姜戎?}1500-1300郑家坡{先周?}1300-1100

二里崗老牛坡{崇國?}1500-1100

二里崗垣曲商城{早商}

二里崗偃師商城{早商}

二里崗鄭州商城{早中商}1500-1300

二里岗皖西、大城墩{早商}

丘灣(人方?、徐夷?、彭国?、薛国?、邳国}?-?

二里崗大辛莊{早中商}1500-1300、劉台子{逄國?}?-?

膠東{萊夷?、嵎夷?}?-?

铜鼓山{親商}?-?

二里崗盤龍城{早商}1500-1300

二里岗荆南寺{早商}1500-1300

古庸方城{庸國}、{百濮?}

湖熟、佘城

二里岗皖西、大城墩{早商}1500-1300

吳城{虎方?}1700-1000

萬年1500-1000

(遼東移入)高台山1700-1000魏營子{孤竹?}1500-1000

騸馬城?-?兔葫芦组?-?董家台?-?

光社{土方?、鬼方?}?-?

鄭州商城白家莊期{早中商}、小雙橋 {中商}、邢墟{中商}

{人方?、徐夷、姺國、豕韦、諸稽}

費家河{虎方?}?-?、坐果山{百濮?}1500-600

周玉梁桥{荊國?}?-?

路家河(香爐石){巴國?}1400-850

{象雄、西羌、先零、燒當、髮羌、氐}

湖熟、佘城{吳越族?、塗山氏?、防風氏(汪芒氏)?}1500-1000

{淮夷?}唐咀{巢国?}、花城{群舒?}、黃城{黃國}、台家寺{淮夷?}、{英國?、六國?}

吳城{虎方?}1700-1000

{百越、古南越}

浮濱1400-800{百越?、古閩?、七閩?}

營埔1350-50大湖1350-50

(可能源自卡拉蘇克)石板墓{匈奴?}1600-300鹿石{匈奴?}1400-700

周原{先周}1100-800

箕城{箕方}、{唐方}

洹北商城{中晚商}、殷墟{晚商}1300-1000

台西{晚商}

陳莊{蒲姑}、纪王崮{奄國}1300-1000

珍珠門會泉莊{萊夷?}、珍珠門珍珠門{嵎夷?}、歸城{萊國}、莒縣{莒國}

安居{鄂國}?-?

黃土崙1350-1050{百越?、古閩?、七閩?}

1000

西周

雙房{东胡?、箕國?、嵎夷?}?-?、{燕國}

夏家店上層龍頭山、南山根山戎(無終)?、令支?、屠何?}?-?

蔡家墳{孤竹?}、琉璃河{燕国}1000-771

{北狄、白狄、赤狄、厹由、鮮虞}

索墩布拉克(伊犁河流域){烏孫?、塞迦?}1000- 0

流水{于阗?}1000-0察吾呼{焉耆?}1000-400紮滾魯克{且末?}800-100

蘇貝希{楼兰?}1000-200石人子溝{月支?、匈奴?}800-200交河故城{車師前}100-0

丰镐{西周}、張家坡{西周}1000-771

侯馬{晋国}、李家窯{虢國}、{虞国}

成周城{西周}1000-771

上蔡{蔡國}、平粮台{陈国}

南小汪{邢國}、朝歌{卫国}

商丘{宋国}、陶丘{曹國}

梁王城{徐国}、薛城{薛国}

臨淄{齐国}、曲阜{鲁国}1000-771

炭河里{大禾?}、羅子國{罗国}、{倉吾?}、{蠻羋?}?-?

棗樹林{西周隨國}、周玉梁桥{楚国}、楚皇城{楚國}

古庸方城{庸国}、遼瓦店子{楚国}、{苴國}

十二橋{蜀國杜宇?}1200-900

{東甌、越國}

{吴国、越國}

{宜國、邗国}

{揚越}

{干越}

{古南越}

鐵器時代冷期

塔加爾800-100巴澤雷克500-300塔施提克{堅昆?}500-0

{肃慎、濊貊、高夷、扶餘

漢書二期{濊貊?、扶餘?}、白民?}900-200

沙井{月氏?}800-400

{夜郎、且蘭、滇國、昆明、劳浸、靡莫、邛都、筰都、巂、漏卧、鉤町}

{七閩}

十三行1000-0

東周春秋

<東周春秋>

{义渠、樓煩、林胡、白羊、匈奴}

<東周春秋>

<東周春秋>770-403

<東周春秋>770-403

{巴国、夔羋}

新一村{蜀國開明?}900-500

<東周春秋>770-403

{西甌、雒越}

{西甌、{蒼梧}

{陽禺}

{驩兜、縛婁}

{東甌、閩越}

{閩越}

500

<東周春秋>

東周戰國

水泉{山戎?}、凌河{东胡?}、{燕}

<東周戰國>

<東周戰國>

<東周戰國>

<東周戰國>402-221

<東周戰國>402-221

<東周戰國>402-221

{秦、东胡}

<秦> <西楚>

{秦、白羊、匈奴}

<秦> <西楚>

<秦> <西楚>

<秦> 220-207 <西楚> 207-202

<秦> 220-207 <西楚> 207-202

<秦> 220-207 <西楚> 207-202

<秦> <西楚>

西漢

{匈奴、堅昆、丁零、渾窳、屈射、新䔣}

{匈奴}

{肃慎、濊貊、高夷、扶餘、沃沮}

{匈奴、鲜卑、乌桓}

<西漢>

{匈奴}

<西漢>

{匈奴、月氏、烏孫、呼揭、西域三十六国}

{匈奴、西羌、小月氏}

<西漢>202-AD 8

<西漢>202-AD 8

<西漢>202-AD 8

{南越國}

{甌、閩}

{閩越}

0

{西漢、匈奴、鲜卑、乌桓}

{西漢、匈奴}

{西漢、月氏、烏孫、呼揭、西域三十六国}

{西漢、西羌、小月氏}

<西漢>

<西漢>

查论编陕西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

大雁塔

小雁塔

兴教寺塔

西安城墙

西安碑林

半坡遗址

丰镐遗址

阿房宫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大明宫遗址

秦始皇陵

西安事变旧址

蓝田猿人遗址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西安清真寺

杜陵

姜寨遗址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灞桥遗址

华清宫遗址

仙游寺法王塔

西安钟楼、鼓楼

水陆庵

康家遗址

老牛坡遗址

栎阳城遗址

东渭桥遗址

西汉帝陵注1

鸠摩罗什舍利塔

公输堂

香积寺善导塔

西安城隍庙

八云塔

重阳宫祖庵碑林

秦东陵

明秦王墓

长安圣寿寺塔

长安华严寺塔

昭慧塔

大秦寺塔

易俗社剧场

杨官寨遗址

鱼化寨遗址

西峪遗址

建章宫遗址

圜丘遗址

窦太后陵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薄太后陵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敬德塔

大学习巷清真寺

东马坊遗址

中渭桥遗址

西安二龙塔

户县化羊庙东岳献殿

革命公园

葛牌镇红25军军部旧址

铜川市

药王山石刻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玉华宫遗址

耀县文庙

神德寺塔

祋祤宫遗址

重兴寺塔

延昌寺塔

宜君石窟群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

宝鸡市

周原遗址

秦雍城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慈善寺石窟

石摞摞山遗址

北首岭遗址

凤凰山遗址

杨家村遗址

法门寺遗址

太平寺塔

周公庙

扶风城隍庙

杨珣碑

水沟遗址

益家堡遗址

桥镇遗址

赵家台遗址

茹家庄遗址

成山宫遗址

李茂贞墓

净光寺塔

金台观

古邰国遗址注2

血池遗址

孙家南头仓储遗址

柳巷城遗址

石鼓山墓地

太公庙秦公墓

宝鸡申新纱厂旧址

咸阳市

茂陵

霍去病墓

昭陵

乾陵

顺陵

大佛寺石窟

昭仁寺大殿

秦咸阳城遗址

长陵

郑国渠首遗址

甘泉宫遗址

泰陵

西汉帝陵注1

三原城隍庙

泰塔

泾阳崇文塔

武陵寺塔

咸阳文庙

彬县开元寺塔

古邰国遗址注2

秦直道遗址注3

郑家坡遗址

秦直道起点遗址

沙河古桥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

汉云陵

兴宁陵

清梵寺塔

报本寺塔

武功城隍庙

北杜铁塔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

宏道书院

永康陵

碾子坡遗址

咸阳秦王陵

金川湾石窟

马栏革命旧址

渭南市

司马迁墓和祠

西岳庙

桥陵

魏长城遗址

永陵

韩城大禹庙

甜水沟遗址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京师仓遗址

良周遗址

唐代帝陵

仓颉墓与庙

韩城普照寺

韩城文庙

韩城城隍庙

党家村古建筑群

澄城城隍庙神楼

横阵遗址

梁带村遗址

精进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

法王庙

北营庙

玉皇后土庙

玄武庙青石殿

庆安寺塔

丰图义仓

渭华起义旧址

南沙遗址

下河西遗址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徵邑漕仓遗址

潼关故城

尧头窑遗址

永垣陵

北周成陵

李重俊墓

唐惠陵

李氏家族墓地

法源寺塔

慧彻寺南塔

罗山寺塔

崇寿寺塔

大象寺塔

韩城九郎庙

庆善寺大佛殿

紫云观三清殿

合阳文庙

慧照寺塔

桥上桥

毓秀桥

杨虎城旧居

刘家洼遗址

弘农杨氏家族墓地

杨震家族墓地

富平万斛寺塔

蒲城海源寺塔

合阳千金塔

柳枝关帝庙

马庄华严寺

蒲城考院

延安市

延安革命遗址

黄帝陵

瓦窑堡革命旧址

钟山石窟

延一井旧址

洛川会议旧址

石泓寺石窟

万安禅院石窟

吴旗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

龙王辿遗址

杨家坟山遗址

秦直道遗址延安段

铁边城遗址

开元寺塔

柏山寺塔

福严院塔

万凤塔

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

芦山峁遗址

城台石窟

金盆湾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部旧址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

延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驻地旧址

张思德牺牲纪念地

汉中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武侯墓

龙岗寺遗址

李家村遗址

张骞墓

蔡伦墓和祠

开明寺塔

五门堰

张良庙

灵岩寺摩崖

何家湾遗址

宝山遗址

宁强羌人墓地

汉中东塔

良马寺觉皇殿

智果寺

勉县武侯祠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魏氏庄园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榆林市

统万城遗址

府州城

白云山庙

杨家沟革命旧址

石峁遗址

李家崖城址

麟州故城

吴堡石城

榆林卫城

盘龙山古建筑群

姜氏庄园

银州故城

代来城城址

走马梁汉墓群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鸿门寺塔

七星庙

绥德党氏庄园

米脂常氏庄园

小河会议旧址

商洛市

花石浪遗址

东龙山遗址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紫荆遗址

商洛崖墓群

骡帮会馆

安康市

刘家营遗址

瓦房店会馆群

凤堰梯田

注1:西汉帝陵为咸阳市和西安市共有。

注2:古邰国遗址为咸阳市和宝鸡市共有。

注3:秦直道遗址,亦为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京 · 津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沪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渝 · 川 · 贵 · 云 · 藏 · 陕 · 甘 · 青 · 宁 · 新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含立项项目)华北北 京

圆明园

周口店

琉璃河

河 北

元中都

泥河湾

赵王城

邺城

中山古城

燕下都

定窑

山 西

晋阳古城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

陶寺

内蒙古

辽上京

萨拉乌苏

和林格尔土城子

东北辽 宁

牛河梁

金牛山

吉 林

集安高句丽

渤海中京

罗通山城

磨盘村山城

长白山神庙

黑龙江

渤海上京

金上京

华东江 苏

鸿山

扬州城

阖闾城

龙虬庄

草鞋山

浙 江

良渚

大窑龙泉窑

上林湖越窑

安吉古城

马家浜

上山

河姆渡

宋六陵

安 徽

明中都皇故城

凌家滩

寿春城

蚌埠双墩

禹会村

繁昌窑

山 东

曲阜魯國故城

大運河南旺樞紐

城子崖

大汶口

临淄齐国故城

两城镇

福 建

万寿岩

城村汉城

南山

苦寨坑窑

德化窑

江 西

御窑厂

吉州窑

汉代海昏侯国

吴城

铜岭铜矿

中南河 南

殷墟

隋唐洛阳城

漢魏洛陽故城

郑韩故城

仰韶村

二里头

郑州商城

三杨庄

偃师商城

城阳城址

贾湖

庙底沟

大河村

平粮台古城

虢国墓地

清凉寺汝官窑

宋陵

湖 北

熊家塚

盘龙城

屈家岭

龙湾

楚纪南城(含八岭山)

铜绿山

石家河

苏家垄墓群

明楚王墓

学堂梁子

擂鼓墩

湖 南

長沙銅官窯

城头山

炭河里

里耶古城

老司城

汉长沙国王陵

广 东

笔架山潮州窑

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及大洲湾

青塘

广 西

甑皮岩

靖江王府及王陵

合浦汉墓群与汉城

西南四 川

三星堆

金沙

邛窑

罗家坝

宝墩古城

城坝

重 庆

釣魚城

贵 州

可乐

云 南

太和城

石寨山

西北陕 西

阳陵

秦始皇陵

大明宫

汉长安城未央宫

石峁

统万城

乾陵

汉长安城(不含未央宫)

秦咸阳城

龙岗寺

阿房宫

周原

杜陵

秦雍城

桥陵

甘 肃

锁阳城

大地湾

大堡子山

青 海

喇家

热水墓群

宁 夏

西夏陵

水洞沟

新 疆

北庭故城

苏巴什佛寺

七个星佛寺

注:*斜体项目为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而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的项目。立项时遗址公园全称为“XX考古遗址公园”,列入正式名单后全称为“X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假日等於沒放鬆?如何取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3個小技巧
每天被“电”十几次!冬天静电到底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