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时空里,为什么时间是个“叛逆”的维度?

为什么时间总被科学家单独拎出来讨论?我们分明生活在四维时空之中,然而时间却宛如一个 “异类”。它既无法倒流,又不能如空间一般自在穿梭。今天,我们换个视角聊聊这个看似熟悉又充满谜团的维度。

倘若你能够在空间里自由往返,瞬间从北京抵达上海,而后又瞬移回来,可时间却始终只能朝着前方行进。这种 “不公平” 现象的根源,是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熵总是朝着增加的方向流动,这就比如说是墨水在水中扩散之后不会自行恢复原状。而时间,仿佛被熵推着走,形成一条“单行道”。

时间并非完全“均匀”流动,当你在高铁上飞驰时,你手表的时间会比站台上的时钟稍慢一点,这是爱因斯坦早就预言的时间膨胀效应。空间的各个维度各自独立存在,然而时间与空间却相互牵扯。速度愈快,时间就变得愈慢,这似乎是宇宙在暗中对二者的平衡进行着调控。有人质疑:时间不过是人类的发明。比如说,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这都是人为给它划分的刻度。就连物理学家也承认,时间的本质或许源自我们对 “变化” 的感知。时间呢,不如把它理解成计算机的 “缓存区”,它是大脑用以处理事件顺序的工具,而非客观存在的实体。

然而,换一个视角来看,时间它确实会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例如,接近光速的粒子的寿命会得以延长,而黑洞附近的时间近乎处于停滞状态……诸如此类的现象充分表明,时间尽管是由人类所定义的,但却拥有着切实的物理影响力。

不妨假设存在着四维生物,它们能够像翻动书页一般去浏览我们的一生。对于它们而言,时间或许仅仅是另一个可供遍历的维度罢了。但对我们来说,时间却有着绝对的主权:你可以东西南北移动,但无法脱离时间流向。这存在着一种矛盾,时间或许是高维空间投射在三维世界的 “影子”,它还保留了独有的线性特质。

科学家运用公式来描述时间,哲学家却执着于追问 “当下” 的意义。为何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 “此刻”?又为何记忆无法改变过去?诸如此类的问题迄今为止尚无答案。可能,时间的神秘正在于它既是物理规律,又是意识体验,我们既是时间的观测者,也是参与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二、讯飞听见APP用户联系客服
meilishuo.com 美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