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秀谥号叫两个字的汉“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光孝”。

明朝和清朝皇帝谥号字数更多,朱棣的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足足17个字。康熙的谥号: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比朱棣还多5个字。

而且唐朝的皇帝一视同仁,无论是谁只要当过皇帝就有庙号。

庙号庙号,说白了就是在庙里接受供奉的号,没有庙号就不能享受这一待遇。既然唐朝历代皇帝都有庙号,而且谥号字数太多,后人称呼唐朝皇帝就用庙号了,朝代后面是X宗,如唐高宗李治,唐肃宗李亨。

汉朝灭亡后,后来的朝代也沿用了汉朝的谥号,比如魏国也有孝文帝,孝武帝。为了跟汉朝区分 ,在史书中称呼皇帝名字的时候,就在前面把朝代给带上。

比如汉孝文帝,再后来干脆把中间那个“孝”字去掉了,直接叫汉文帝、汉武帝。汉献帝的谥号是孝献帝,后人把这个“孝”字省略了,汉献帝是后人的简称。

再比如为了把建立的魏国曹丕跟建立的北魏鲜卑人拓跋弘区别开,孝文帝曹丕叫魏文帝,孝字不要了;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弘的“孝”不省略,叫魏孝文帝。

综上所述,后人称呼这些皇帝的时候,都是简称。所以后代史书中出现的皇帝,都是三个字。

拓跋弘是因为跟曹丕朝代同名,谥号相同,为了区分才用四个字的。

历史上并没有谁跟刘秀一样,使用过光武帝的谥号,刘秀为什么会那么特殊,有四个字呢?

首先他的谥号后面是个“武”字,如果简称为“汉武帝”,跟他的祖宗汉武帝刘彻就没法区分了。如果用前面那个字,称“汉光帝”,那就坏了规矩,不伦不类了。

因此,史学家才会对刘秀特殊“照顾”,称其为“汉光武帝”。

同时刘秀出生的年代,汉朝政权被王莽建立的新朝替代,已经寿终正寝。

在王莽被起义军推翻,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时候,刘邦后人刘秀挺身而出,消灭了各路武装力量,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史称东汉。

面对支离破碎的江山,灾难深重的百姓,刘秀掌权之后,把全部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面,不分昼夜工作,呕心沥血医治战争创伤(“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他在位的时候,善待功臣,从不滥开杀戒;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降低税负,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精简机构,提高官员办事效率;韬光养晦,对外不穷兵黩武。

经过他的辛勤努力,终于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和谐、繁荣的汉朝。所以说,大家称他为汉光武帝,也有表彰他的意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二维码软件哪个最好用 十款常用二维码软件排行榜
《魔兽世界》超方便!官方上架任务查询工具,再也不怕不知道任务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