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子衿(詩經·子衿):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

鄭風·子衿

詩經·子衿一般指本詞條

《鄭風·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描寫抒情主人公思念其心上人,相約在城樓見面,但久等不至,望眼欲穿,埋怨心上人不來赴約,更怪他不捎信來,於是唱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無限情思。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採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抒情主人公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意境幽美,是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典作品。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鄭風·子衿作品別名:子衿出處:《詩經》作者:無名氏創作年代:周代作品體裁:四言詩字數:49課本階段:初級中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後世影響,

作品原文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注釋譯文詞句注釋⑴鄭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今存二十一篇。⑵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子,男子的美稱,這裡即指“你”。衿,即襟,衣領。⑶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顏色。⑷悠悠:憂思不斷的樣子。⑸縱:縱然,即使。⑹寧(nìng):豈,難道。嗣(sì)音:寄傳音訊。嗣,接續,繼續。一說通“貽”,一作“詒”,寄、送信的意思。⑺佩:這裡指系佩玉的綬帶。⑻挑(tāo)兮達(tà)兮:獨自徘徊的樣子。一說為歡躍的意思。挑,亦作“佻”。⑼城闕(què):古代城門左右兩旁的高台,登之可以游觀。白話譯文逐句全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創作背景關於《鄭風·子衿》的主旨和背景,歷代學者眾說紛紜,主要可以歸納為兩種觀點:一為刺學校廢說及其衍生出來的師友之間相責相勉說,二為淫奔說及其衍生出來的男女愛情說。刺學校廢說,源自《毛詩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毛詩正義》云:“鄭國衰亂不修學校,學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陳其留者恨責去者之辭,以刺學校之廢也。經三章皆陳留者責去者之辭也。”孔穎達認為此詩的背景是《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鄭人廢毀學校可能只是詩作的社會背景,而詩人更多的想表達的是對此種背景下的廢學之風的悲痛和感慨。“刺學校廢”的主旨見解,影響深遠。宋歐陽修《詩本義》、蘇轍《詩集傳》都堅持“刺學校廢”說。明胡廣等所作《詩傳大全》堅決捍衛“刺學校廢”說。清胡承珙《毛詩後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陳奐《詩毛氏傳疏》皆遵從此說。由刺學校廢說又衍生出師友之間相責相勉之說。按《鄭箋》,此詩的創作意圖旨在表達對離開學校而廢學的學子責勉與思念。後世學者亦有許多承此“責勉”說。宋戴溪《續呂氏家塾讀詩記》:“子衿,教者勤而學者息,述教者之辭也。”明朱睦楔《五經輯疑》:“賢者念朋會之從,使我心悠悠思之。縱我不往,子寧不繼聲以問我乎?以見亂之甚矣。”清姚際恆《詩經通論》:“小序謂‘刺學校廢’無據。此疑亦思友之詩。玩‘縱我不往’之言當是師之於弟子也。”方玉潤則認為《序》言未嘗錯,然特謂“刺學校廢”卻失去了詩人的語氣,學校久廢不修,學人四散,往日聚而修學的盛狀早已無存,故詩人傷之作此詩。陳子展《詩經直解》以為《序》所言無害詩意,且可證於史,蓋嚴師益友相責相勉之詩。淫奔說,源自宋代朱熹《詩集傳》:“此亦淫奔之詩。”宋輔廣在《詩童子問》中支持朱子之說,他認為“此淫女望其所與私者,既無音問,又不見其來,而極其怨思之辭也”。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強調“鄭聲淫”來為朱子之說提供支撐。元胡一桂《朱子詩傳附錄纂疏》、許謙《詩集傳名物鈔》以朱子《詩集傳》為依託,以“淫奔”二字目《子衿》,羅復《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劉瑾《詩傳通釋》從不同角度表示支持“淫奔”之說。明季本《詩說解頤》指出此詩主旨是“女子淫奔而思男子之詩”。後來在淫奔說基礎上產生了男女愛情之說,此說為現代人所接受。傅斯年《詩經講義稿》指出“子衿,愛而不晤,責其所愛則何以不來也”。余冠英《詩經選》指出“這詩寫一個女子在城闕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見他來,急得來回走個不停,一天不見面就像隔了三個月似的”。高亨《詩經今注》指出“這是一首女子思念戀人的短歌”。程俊英《詩經注析》明確提出“子衿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詩”。夏傳才認為此詩描寫“一個女子在城樓等待戀人,久等不見急切的等待轉化為惆悵和幽怨,而幽怨又包含著濃濃的愛意”。另外,清代程廷祚認為《鄭風·子衿》是描述兩個男子相互愛戀的詩,其抒情主人公是一位男子,所思念的人也是一位男子。而潘光旦認為這種說法尚無法考證。作品鑑賞整體賞析《鄭風·子衿》可以看成一首優美的情歌,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於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訊、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自,則通過誇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可謂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鄭風·子衿》是《詩經》眾多情愛詩歌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鮮明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實質,女主人公在詩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即對情人的思念。這在《詩經》以後的歷代文學作品中是少見的。名家點評清代牛運震《詩志》:“‘悠悠’二字,有無限屬望。”清末吳闓生《詩義會通》:“舊評:前二章迴環入妙,纏綿婉曲。末章變調。”後世影響《鄭風·子衿》的心理描寫對後世文學創作有較大影響。心理描寫手法,在後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此詩已開其先。錢锺書指出:“《子衿》云:‘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於人也。已開後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管錐編》)

相關詞條

子衿(漢語辭彙) 《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tiāo,一說tāo)兮達(tà)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例句 1、《詩·鄭風》篇名。 《詩序》...

詩經·子衿(歌曲) 《詩經·子衿》是婷婷姐姐演唱的歌曲,由喻國峰作曲,收錄於專輯《詩經·子衿》。歌曲歌詞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 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 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挑兮達兮 在...

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子衿”漢服社 “子衿”取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建社背景 西元1645年8月29日(清...

子衿漢服社(大連財經學院子衿漢服社) 子衿漢服社成立於2014年10月11日,是大連財經學院第二十九個社團。 “子衿”取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

《詩經·國風》詩性解讀 《詩性解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

濱州學院子衿漢服社 子衿漢服社於丁酉雞年乙巳月丁巳日在濱州學院成立。 “子衿”取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成員包括濱州學院在校生及其他漢服愛好者,子矜漢服社以復興漢服為理想,致力於漢服及漢文化的推廣和普及。 “中國有禮儀之大...

詩經·楚辭(2015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王風 黍離 揚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采葛 大車 丘中有麻 鄭風 將仲子 叔于田 清人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山有扶蘇 狡童 褰裳 東門之 風雨 子衿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齊風 雞鳴 還 東方之日 東方未明 南山 甫田 盧令 ??

短歌行二首 “青青”二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裡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jīn),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裡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沉吟...

挑達 挑達,漢語詞語,拼音tāo tà,獨自徘徊的樣子。出自《詩經·國風·鄭風·子衿》詞語釋義 雙聲聯綿詞,亦作“挑闥”、“挑撻”。1、往來相見貌。2、引申為自由自在,放縱不羈。詞語出處 《詩·鄭風·子衿》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國風·鄭風 《國風·鄭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二十一篇。作品目錄 緇衣 將仲子 叔于田 大叔于田 清人 羔裘 遵大路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山有扶蘇 蘀兮 狡童 褰裳 豐 東門之墠 風雨 子衿 揚之水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作品原文 緇...

青衿(詞語漢語) 《詩經·鄭風·子衿》此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詩為: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②。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③ 青青子佩④,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⑤,在城闕兮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題解]《毛詩...

熱門詞條

八達嶺長城

起泡劑

社會大學

Player播放器

金乙粉

拜託

不夠成熟

光熙

愛慕

王爺

賓士G級

地理信息系統

安幼琪

嘆為觀止

恐怖拜訪

諜影重重

名人名言

串聯

地瓜酥

趙敏

貝殼灣渡假旅館

鳳小岳

東京都廳

野薑花粽

South Park

kathmandu

角頭大仔

鬥地主

阿拉德为什么被毁了?阿拉德毁灭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33卡每月多少流量(33卡月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