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烜”字,由部件火、亘构成,常见于词语“烜奕”、“烜然”,以及人名当中。
不过,因其构件关系,很多人读不准它的音,实际上烜字正确的读音为xuǎn,与常见字“选”字同音,《正韵》对其注音为“况远切,音咺”。
韵书里的注音字“咺”,比较生僻,注音字比本字还生僻,有点醉
注音字“咺”为多音字,有xuǎn、xuān两个读音,表示光明、显耀、小孩哭泣等意思。
开始“烜”字笔记前,先对上篇笔记所写的“羧”字做要点复习。
'羧'是一个多音字,当读作suō时,它与'缩'字同音,用于化学领域,主要指代羧基和羧酸。羧基是碳酸失去氢原子团后形成的一价基,而羧酸则是烃基和羧基结合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另一个读音zuī,较为少见,指的是古代一种毛织品,可能与冉駹族有关。在化学领域,'羧'字还常与'羟'字混淆,后者读作qiǎng,是氢和氧组成的一价原子团,也用于化学品命名。
羧字内容,简要复习这些,如需了解与之相关的更多知识点,请翻看昨天笔记内容。
来看“烜”字!
烜,由部件火、亘构成,篆文写作。
左边的“火”,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本义为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后也引申做动词,表示用火烤、用火烧之义。
右边的“亘”,是“宣”之省笔,即表音,也表义,表示公开说出、散布等义,比如“宣传、宣讲”。
由火、亘构成的“烜”字,表示火势旺盛向四周蔓延。《玉篇》说:烜,火盛貌。
来看下“烜”字现在的含义和用法。
“烜”的第一个含义是盛大、显著。火势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夜空,那种壮观的场面,就是“烜”字想要传达的感觉。
《尔雅》中就有“赫兮烜兮,威仪也”的描述,这里的“烜”就是用来形容那种威严和显赫的气势,就像一个王者的气场,让人敬畏。
第二个含义:晒干。《易经》中提到“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这里“烜”字就是指太阳晒干的意思。
阳光明媚的日子,把湿漉漉的衣服挂出去,太阳一晒,衣服就变得干爽,这就是“烜”的这个用法的具体体现。
“烜”还有照亮的意思。《刘知远诸宫调》中,有“烜天地烧着草垛”的描述,这里的“烜”就是指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和大地。
看得出来,含义这么好的字,用在起名当中就很正常了,来简单看下“烜”字取名的寓意。
“烜”的五行属性为火,火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光明。“烜”字在中文里通常与光明、盛大和显著有关。在取名时,“烜”字被赋予了以下几层寓意:
①光明、明亮:象征着宝宝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光明,前程似锦。
②盛大、显著:意味着宝宝将来可能会有显赫的成就,或者在某个领域中表现突出。
③热情、热烈:代表着宝宝性格积极向上、热情开朗,充满活力。
结束,
本篇关于“烜”字的笔记,简单写到这,希望你对这个取名用字,有新的认识,今后身边碰到烜名的朋友,千万不要读错人家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