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1.大赛年,按照惯例,谈谈我们的观点,给关注比利时队的新老球迷朋友们一份参考。分成两个部分:球队形象,战术回顾、分析及预测。
2.本文不同于球队巡礼,主要分享我们极其主观的看法。各大媒体写的巡礼主要是从事实方面进行分析,更多地关注数据和过往的成绩,其中不乏非常出色的文章,比如@直播吧2018、2022两篇比利时队巡礼写得都非常到位;而我们更关注数据层面看不到的经验、意义和价值。
3.我们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可以时刻“战斗起来”面对每一场发布会和比赛,如今精力有限,难免出现错误或疏漏,请予以谅解,麻烦了!
4.文章第一部分:球队形象,已在前几天发布。链接:【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36732766912919?id=2309404836732766912919】
二、回顾历史(1970-2002历届大赛)
本章节整理自资深比利时球迷如海居士、卢布林的魔术师、埃里温的不死鸟。根据球队发展稍作修改、编辑与评述,一并感谢!
比利时队是欧洲传统劲旅,在80年代之前就已经5次入围世界杯,并在1972年获得过(本土)欧洲杯第三名。不过其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从1980年意大利欧锦赛打入决赛开始,并在整个80年代成为国际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1970世界杯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比利时与东道主墨西哥、前苏联以及萨尔瓦多分在一组。凭借范莫尔的梅开二度,比利时首战3比0拿下加勒比弱旅萨尔瓦多。第二场1比4惨败给前苏联队,兰伯特在比赛快结束时打进挽回颜面的一球。第三战1比0不敌东道主墨西哥队,1胜2平位列小组第三无缘复赛。
(2)1972欧洲杯
预选赛中,比利时力压葡萄牙、苏格兰、丹麦晋级,并在附加赛中,凭借范希姆斯特和范莫尔的进球,2比1战胜意大利挺进正赛。正赛上,比利时作为东道主,首战1比2不敌德国,盖德穆勒梅开二度,尤尼斯为比利时进球。德国是后来的冠军,比利时主场输球也在情理之中。季军争夺战中,比利时2比1击败匈牙利。
(3)1980欧洲杯
【备战历程】
预选赛中,比利时和奥地利、苏格兰、葡萄牙、挪威分在一个组,当时公认的最大竞争对手是1978世界杯8强的奥地利以及打进了1978世界杯正赛的苏格兰,当时的葡萄牙还是三流球队。但是比利时的开局很不顺,取得4连平:首战在主场被当时这个组最弱的挪威1比1逼平。随后作客里斯本的光明球场同样1比1战平葡萄牙,接着主场1比1,客场0比0两平奥地利,进球均由维尔考特伦打进。但随后比利时取得了惊人的4连胜,其中双杀苏格兰(主场2比0,客场3比1)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让比利时最后压倒了奥地利,取得了欧洲杯的参赛资格。
正赛上,比利时和东道主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一个组,当时已经35岁的范莫尔是这届赛事年龄最大的球员,本来在比利时无缘1978世界杯后,他宣布退出国家队,但是在欧预赛遭遇困难时,又是他回来助比利时打进欧洲杯。比利时首战1比1战平英格兰,曼联中场威尔金斯为英格兰先拔头筹,但是瑟勒芒斯为比利时顽强地扳平了比分。次战比利时2比1胜西班牙,格雷茨和队长库尔斯进球。由于当时的赛制是小组第1直接进决赛,小组第2直接季军争夺战,没有半决赛,所以比利时只要打平东道主意大利就能和德国会师决赛,最终比利时在意大利的全场围攻中守住了0比0的比分,与德国队会师决赛。
决赛毫无疑问谁都看到了德国的技高一筹,但比利时当时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实属不易。范德雷肯的进球一度让比利时扳平比分,但德国队依靠赫鲁贝施的梅开二度,最终拿下比赛。比利时队收获迄今为止欧洲杯的最佳成绩——亚军。
【阵容及战术分析】
1980年的比利时队中,所有上过场的球队都来自比利时国内联赛,队长是33岁的比尔肖特中场发动机库尔斯。球队的骨干包括来自贝弗伦队的传奇门将普法夫,以及布鲁日队的三员大将:清道夫梅乌斯、右前卫范德雷肯以及攻击型中场瑟勒芒斯。普法夫、范德雷肯、瑟勒芒斯和标准列日队的左后卫伦金,这4名球员构成了80年代前中期比利时队的核心力量。需要强调的是,比利时足球80年代的辉煌也正是得益于当时比甲联赛的成功。当时比甲在欧洲是一个很优秀的联赛,博斯曼法案出台之前各联赛的实力差距不是这么明显,没有很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而如今的小国联赛人员流失太快,根本缓不过来。如今的比甲,只有班霸布鲁日保持着每赛季固定引援的运作方式,其他球队刚有势头就会被挖空,前几个赛季的冠军根特、亨克亦是如此。
1980欧洲杯决赛 后排左起:瑟勒芒斯,普法夫,梅乌斯,米尔坎普斯,范德雷肯前排左起:范摩尔,格雷茨,库尔斯,莫蒙斯,伦金,范德埃尔斯特(4)1982世界杯
【备战历程】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比利时队缺席12年后再度参赛(后来的2002到2014也同样是12年)。小组赛中比利时队发挥稳定,力压阿根廷队以头名出线,倒霉的匈牙利人即使单场10球狂虐萨尔瓦多也难逃出局的厄运。第二轮的四组淘汰赛中,比利时队连败于波兰和前苏联,未能进入四强。
【阵容及战术分析】
这时的比利时队已相对成熟,老将库尔斯引退,队长袖标交给了时年28岁的世界级右后卫格雷茨。最后两场比赛的失利与他和普法夫两人的缺席有不小的关系。格雷茨此后又为比利时队征战了两届世界杯,1991年以37岁高龄从国家队退役,共出场86次。他和瑟勒芒斯、维尔考特伦一样都属于80年代史上最强红魔的代表人物。格雷茨的俱乐部生涯也比较出色,在标准列日和埃因霍温都是功勋球员。退役后他成为国际知名的教练,执教过加拉塔萨雷、马赛多支劲旅,以及摩洛哥国家队。他是毫无争议的比利时历史第一右后卫。
相比于两年前的欧洲杯,比利时的阵容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海外兵团仍只有寥寥数人(包括80年主力范德雷肯,转会热那亚之后受到伤病困扰,此次虽入选但未能出场;还有前锋弗朗索瓦·范德埃尔斯特,离开安德莱赫特漂泊美、英,也失去了先发位置)。来自安德莱赫特的球员占据了主要位置,包括主力中场科克和维尔考特伦,从标准列日转会的左后卫伦金,以及锋线搭档范登贝赫以及波兰裔球员策尼亚廷斯基。时年23岁的范登贝赫是比利时这个并不盛产前锋的国度涌现出来的最优秀射手之一。他先后六次成为比利时联赛最佳射手,还是1980年欧洲金靴奖获得者。在12年的国家队生涯里,范登贝赫共出场48次打进20球。
和欧洲杯时相比,中场四人组已经旧貌换新颜,只有瑟勒芒斯依然在场。此前并未参加预选赛的标准列日前卫范德斯密森挤进首发。比利时队的不对称442接近1-3-3-3,瑟勒芒斯时常在右边锋位置活动,左翼维尔考特伦位置相对靠后一些,前锋切尼亚廷斯基则靠近左路活动,有点类似这一年意大利队的经典阵型。第一场比利时队就出人意料地击败卫冕冠军阿根廷,下半场第62分钟维尔考特伦左边线一记45度弧线传中,范登贝赫禁区内停球推射破门。可惜这也是这名超级射手本届赛事唯一进球。世界杯之后,他和国家队搭档切尼亚廷斯基都加盟安德莱赫特,两人和丹麦超级替补布里尔一同为该队夺下1983年欧联杯冠军。
在同匈牙利队的比赛中,场上队长格雷茨和门将普法夫相撞,脑震荡离场,无缘淘汰赛。主帅蒂斯被迫对阵容进行了一些调整,两场淘汰赛分别用标准列日的普莱瑟斯和洛克伦的德施里弗出任右后卫。同时主力左后卫伦金复出取代了贝克。(已经37岁高龄的)范摩尔、勒内·维尔海恩先后获得首发机会,但比利时队在两场淘汰赛中全部失利。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1982年世界杯上比利时队先后使用了3名守门员。主力门神普法夫小组赛三场仅失一球,打完小组赛因伤休战(与格雷茨相撞,肩关节受伤)。对阵波兰的时候,效力于西甲西班牙人的老门将柯斯特斯出任首发,结果发挥不佳,最后一场对苏联又换成安德莱赫特的穆纳隆守门。这也是对为什么要带三个守门员打世界杯这一问题的经典解答。
1982世界杯,比利时0-3波兰(5)1984欧洲杯
【备战历程】
1984年法国欧锦赛,是比利时队崛起之路上的一次小挫折。
预选赛中,比利时队开局非常顺利。安德莱赫特三剑客科克、维尔考特伦和范登贝赫状态勇猛,率队夺下联盟杯之余在国家队也大显神威。3比0完胜瑞士,双杀东德,在一场经典的对攻战中击败老对手苏格兰,前四场比赛全胜。回归国家队的射手范德埃尔斯特很快顶替了波兰人切尼亚廷斯基的主力位置,后者加盟安德莱赫特后出场时间一直不稳定。但到了1983年11月客场对阵瑞士的比赛,红魔的好状态终于到头,不仅1比3完败还赔上了中场核心科克,刚重金加盟国际米兰的科克在比赛中重伤离场,职业生涯就此下坡。
1984年年初,后防中坚、双中卫米尔坎普斯和梅乌斯双双退出国家队。大约同一时间,绝对主力右后卫格雷茨卷入“贝尔曼事件”(标准列日在联赛中存在非法幕后交易)被禁赛一年。加盟瑞士日内瓦塞尔维特队的主力左后卫伦金饱受伤病困扰,无法参加欧洲杯。结果到了欧洲杯正赛上,前几年非常稳定的一条主力防线已经荡然无存。这是中场巨星希福的首届大赛,但由于后防线上出现了一次彻底的更新换代,经历换血阵痛的比利时队没有走得太远,首战2比0战胜前南斯拉夫,次战0比5惨败给法国,最后一场生死战2比0领先丹麦,被对手连扳3球,小组赛即遭淘汰。
【阵容及战术分析】
在1984年的比利时队的主力阵容中,终于出现了在国外联赛效力的球员,虽然只有一位——守门员普法夫,当时是拜仁慕尼黑的一号门将。其他几名世界杯之后出国的球员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格雷茨在AC米兰,伦金在塞尔维特(日内瓦)队都遇到了伤病困扰;科克在意大利几乎没有出场机会,他于一年后返回比利时,但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时年30岁。为国家队贡献最多主力的还是安德莱赫特队:格伦、德格里夫、范德雷肯、维尔考特伦、希福、范登贝赫。
蒂斯打造的全新后防线还是很有潜力的,年仅22岁的右后卫/右中卫格伦和26岁的根特左后卫德沃尔夫都是此后国家队多年的主力,中卫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网球名将克里斯特尔斯的父亲)也是比利时队史上的著名人物。不过这时就让他们在大赛上同时出场还略早了点。范德雷肯-维尔考特伦-希福-瑟勒芒斯的中场搭配看上去非常豪华,但过于偏重进攻,防守不太稳固。恩佐·希福当时只有18岁,刚完成在安德莱赫特的第一个赛季。前场进攻核心瑟勒芒斯接替了缺席的格雷茨担任队长。锋线上范登贝赫的搭档换成了22岁的塞雷辛队射手克莱森。
比利时2-3丹麦 后排左起:瑟勒芒斯,格林,德格里夫,普法夫,范德贝赫,范德雷肯 前排左起:恩佐·希福,克莱森,德沃尔夫,克里斯特尔斯,维尔考特伦(6)1986世界杯
【备战历程】
在1986墨西哥世界杯的预选赛中,比利时主场全胜,依靠范登贝赫和维尔考特伦的进球2比0击败头号对手波兰。但是客场未尝一胜,闷平希腊又莫名其妙的输给阿尔巴尼亚,被波兰挤到附加赛。面对本哈克挂帅,古力特、里杰卡尔德领衔的荷兰,格伦在客场第85分钟的进球让红魔涉险过关。在预选赛期间,维尔考特伦-希福-范德雷肯-瑟勒芒斯的中场搭配一直稳固,防线上新星格伦以及归队的格雷茨和伦金成为不可动摇的主力,锋线台柱仍是范登贝赫。
正赛上的比利时队是一支很有意思的球队,七场比赛进12球丢15球,四场淘汰赛有三场打了加时。期间球队遭遇到不少内部问题,主力阵容几经调整。揭幕战对阵墨西哥的时候蒂斯排出1-3-4-2阵型,普法夫守门,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清道夫,3名中卫分别为德沃尔夫、布鲁斯、格雷茨,四名中场维尔考特伦、希福、范德雷肯、瑟勒芒斯,范登贝赫搭档德斯梅特出任双前锋。是役范登贝赫又进了球,然后却受伤离场,告别了本届赛事。这名比利时队近40年最出色的前锋,俱乐部进球无数,在国家队打硬仗屡建奇功,但参加四届大赛却只进3球,两届世界杯都只在开场演出中有所斩获,可能是欠缺一些运气。
事实上,这支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的 “最强红魔”防守并不稳固,中场球员希福和维尔考特伦经常回防不力令蒂斯非常头疼,正由于对球队的场上表现不满,他在第三场对阵巴拉圭的小组赛里面一次性更换了四名首发。庆幸的是,门将普法夫表现神勇,收获了金手套的荣誉。
【阵容及战术分析】
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蒂斯吸取了1984年后防年轻化操之过急的教训,此次把最强的球员都带到了墨西哥并打造了一条更注重经验和个人能力的防线。守门员仍是33岁的拜仁老将普法夫,后防线上右路由已经转会埃因霍温的格雷茨重新占据了首发,两个中卫则都是以前曾出任边后卫的球员:已返回标准列日的伦金(31岁,和格雷茨一样都参加过80年欧洲杯)和安德莱赫特队的新星乔治·格伦(24岁),左后卫似乎是由刚刚21岁的比尔肖特队左中场维尔沃尔特。维尔沃尔特年少成名,18岁担任俱乐部主力,86年刚入选国家队就挤掉了德沃尔夫,在世界杯淘汰赛上连续首发。可惜此后职业生涯持续走低,27岁就淡出了国家队。
其次,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是比利时队历史上几位“范德埃尔斯特”中最出名的那一个,主打防守型中场和自由人。他是布鲁日的传奇球员,早年混迹于中下游球队莫伦贝克,所以成名比较晚。他在预选赛中后期逐渐成为清道夫位置的主力。同一时期的中场莱奥·范德埃尔斯特在本届世界杯上也替补出场了几次。弗朗索瓦·范德埃尔斯特是前文提到的前锋。
再次,中后卫布鲁斯是70年代中期的国家队主力,1979年之后就没进过国家队,直到1985年凭借在布鲁日稳定的表现以33岁的高龄再次入选,世界杯开赛的时候他压倒格伦占据首发。还有威尔郡的进攻型中场德斯梅特,也能当前锋,后来在法甲踢球,在墨西哥他成为范登贝赫的搭档。预选赛里搭配后者比较多的是年少成名的沃尔德克斯,但不知何种原因他落选了世界杯名单。世界杯预选赛前半段主力锋线组合是克莱森和切尼亚廷斯基,后半段变成范登贝赫搭档沃尔德克斯。
最后,维尔考特伦-希福-瑟勒芒斯的中场组合也许不是比利时历史上最完美的,但估计是最有创造力且攻击力最强的。三人在墨西哥世界杯上联手贡献了6个进球占全队一半。这一年维尔考特伦30岁,正值职业生涯巅峰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左前卫之一。他的安德莱赫特队友希福只有20岁,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攻击手,也是比利时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球员。他的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但在国家队已经坐稳了主力位置。队长瑟勒芒斯参加了蒂斯时代的全部五届大赛,且所有比赛都有出场,是那个时代比利时队的标志性人物。从任何角度讲,瑟勒芒斯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奇巨星,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完美:在布鲁日队担任攻击核心达13年,期间404场联赛共进191球,每个赛季都进球上双,获得三届比利时年度最佳球员并入选FIFA100人。1986年世界杯,29岁的瑟勒芒斯以三个进球并列队内最佳射手,为比利时队进入四强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后方并不稳固的情况下,是华丽的前场攻击群用极强的个人能力在推动球队前进。
1986世界杯,20岁的希福(7)1990世界杯
【备战历程】
1988年欧锦赛预选赛,比利时队运气不佳,分组遇到了爱尔兰和保加利亚两个硬茬。蒂斯的球队出人意料的掉了链子:两平爱尔兰,客场惨败苏格兰和保加利亚。虽然有靠克莱森帽子戏法4比1完胜“老基友”苏格兰的高光表现,最后还是小组第三无缘参赛。在这一阶段,已经年过30的优胜者杯冠军成员,梅赫伦队中卫克里斯特尔斯终于开始成为国家队的常规主力,布鲁日的防守型中场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也在国家队拿到了固定的首发位置
欧预赛期间,德沃尔夫因为所在的根特队战绩不佳,远离国家队,左闸一直由维尔沃尔特担任。老克里斯特尔斯加盟新兴劲旅梅赫伦,已经年过三十终于熬成国家队绝对主力,还是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一届大赛。范登贝赫离开安德莱赫特加盟里尔,进球率开始走低。同时蒂斯可能在世界杯上吃到使用双矮前锋搭档的甜头,越发欣赏克莱森、德格里塞、德斯梅特这种小快灵前锋或者能打前锋的中场,冷落了原来的主力射手。结果27岁的范登贝赫就逐渐淡出国家队。无缘欧洲杯之后,80年代的第一批明星普法夫、范德雷肯、维尔考特伦和范登贝赫则相继淡出了国家队。
1990年世界杯预选赛,完成一次小规模新老交替的比利时队开始恢复状态。面对葡萄牙、捷克、瑞士和卢森堡,以不败战绩晋级。此时在波尔图状态神勇的德莫尔重新确立了主力位置。安特卫普队前锋范德林登在预选赛前期发挥异常出色,成为晋级的主要功臣之一,可惜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下去。梅赫伦老门神,已经年近30的普雷德霍姆接班普法夫成为一门,他加过1980欧洲杯,但是直到1988年才以29岁的年龄当上主力门将,这一年他随队获得了优胜者杯和欧洲超级杯。从第三场预选赛开始,蒂斯将阵型调回1-3-4-2,德莫尔清道夫,中后卫格伦,左边维尔沃尔特或德沃尔夫,右路格雷茨。中场两边维尔萨维尔和埃莫斯。由于中路范德埃尔斯特占据了防守型中场的位置,导致瑟勒芒斯和希福不能同时出现在中场。这个周期里一个异军突起的人物是安特卫普前锋范德林登(后来转会安德莱赫特),两回合进了葡萄牙3个球,对卢森堡上演大四喜。他的横空出世使得希福或者瑟勒芒斯有时都要坐上替补席。可惜这家伙火了一年多就没消息了,世界杯从第二场起就成为“酱油球员”。
世界杯上,比利时队延续了前一届的五后卫配置,只不过阵型改为了5-4-1。后防线上36岁的老将格雷茨仍然镇守右路,左路交给了84年欧洲杯上的主力德沃尔夫,他当时也已经32岁,效力于安德莱赫特。三个中卫是86年的主力德莫尔(波尔图)和乔治·格伦(帕尔马)加上梅赫伦队后防领袖克里斯特尔斯。小组赛接连战胜韩国、乌拉圭,1比2不敌西班牙。淘汰赛中,在和罗布森挂帅的英格兰鏖战119分钟之后,比利时队被大卫·普拉特利用一次定位球机会破门,遗憾出局,这也是世界杯上的经典画面。
【阵容及战术分析】
当届世界杯媒体戏称被巴西队抛弃的艺术足球,为比利时队所继承。球王贝利称:“比利时队是本届世界杯足球知识最为广博的球队,是穿着红色球衣的巴西队。”评论员张路说1990年世界杯的比利时是组织的最好的球队。
彼时比利时队流畅的战术配合为人称道。进攻,无论是阵地还是反击,反击中无论是中前场抢断后就地发动还是后场断球后发动,多数情况下总能保持非常好的队形,在持球人的视野范围内,一定能形成边路、前方和身侧三个接应点。尤其是边路的接应点,能让球队的进攻时刻保持足够的宽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在整体组织出色的前提下,比利时人也不缺乏个人能力,瑟勒芒斯、希福的个人表现都非常出色。
1990年的菱形中场由以下四人构成: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维尔萨维尔、希福和瑟勒芒斯。布鲁日后腰范德埃尔斯特成名已久,但直到本次世界杯才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当时他也已经29岁,也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球员。年仅23岁的梅赫伦新星维尔萨维尔在联赛中表现极为出色,他接替了维尔考特伦的主力左中场位置,86功臣维尔沃尔特则一般担任替补。24岁的希福经历了在国际米兰的不如意之后,转会欧塞尔队找回了状态。队长瑟勒芒斯已经33岁,在自己的最后一届大赛上打进了第6个大赛进球。这届的中场配置比之86年的“三攻一守”要显得平衡一些,前后连接也更为顺畅,但是维尔萨维尔的能力比之当年的维尔考特伦尚有差距,而瑟勒芒斯的状态已经不如当年了。所以很难说1990年的菱形中场就要强于1986年。
KV梅赫伦取代安德莱赫特成为国脚输出大户,该队在1988年夺得欧洲优胜者杯和超级杯冠军,普雷德霍姆和克里斯特尔斯是双冠核心球员(后者在俱乐部的位置是中卫,而右前卫则是年轻的马克·埃莫斯)。天才左中场维尔萨维尔是在双冠赛季之后从洛克伦加盟,以13个联赛进球为球队赢下88/89赛季比甲冠军。他被认为是维尔考特伦的接班人,但最终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锋线上,由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搭配,蒂斯于是直接让25岁的安德莱赫特队小个子突击手德格里塞出任单前锋。这是“阿尔多耶小鬼”的第一届大赛,他在国家队共出场63次打进23球,是范登贝赫之后比利时最好的前锋,4次获得比甲最佳球员,但大赛上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比利时队经常能够拥有强大的中场,但前锋往往不够犀利,在关键比赛里面总是很难把优势转化成胜势。
1990世界杯,比利时队全家福(8)1994世界杯
【备战历程】
1990年世界杯是蒂斯作为主帅的最后一届大赛,他的时代就此进入了尾声。在1992瑞典欧洲杯的预选赛开始阶段,比利时队战绩惨淡,被拥有马克·休斯、拉什和桑德斯的威尔士队击败。1991年5月1日的汉诺威,马特乌斯开场3分钟的进球帮助新科世界冠军主场击败比利时。前四场仅有一胜,参加瑞典欧洲杯的梦想提前宣告破灭,这也是蒂斯执教比利时的最后一场比赛,他于赛后辞去了主帅职务,比利时六十年代传奇前锋保罗·范兴斯特接手了球队。居伊·蒂斯于1976年接手帅位,用了四年时间打造出一支恐怖的红色军团;他曾先后两次执教比利时队,率队征战两届欧洲杯和三届世界杯,全程见证了比利时队的全盛时期,最后于1991年卸任。这位比利时队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于2003年8月1日去世,时年80岁。
同时离开的还有布鲁日巨星瑟勒芒斯和镇守国家队右路16年的“弗拉芒之狮”格雷茨。10年之间5次参加大赛,3次世界杯全部杀入淘汰赛,欧洲杯亚军,世界杯第四。比利时队首个辉煌时代至此悄然落幕。
1994年美国世界杯预选赛中,比利时队以四年为周期,再次恢复了稳定的表现。主场连续战胜强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威尔士,虽然又一次兵败加迪夫,但还是成功获得了世界杯参赛权。这一阶段蒂斯时代的老臣希福、普雷德霍姆、格伦、德格里塞和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仍然是球队骨干,博芬、斯塔伦斯、阿尔伯特等人逐渐获得了主力位置。
世界杯上的比利时队,进攻仍是老大难问题。瑟勒芒斯这一代年老退役,维尔萨维尔等人发展不顺,导致球队中很缺乏个人能力出色、在进攻当中能够有所作为的中前场球员,世界杯上一共打进4球竟有3个是后卫进的。前两场小组均以1比0的比分小胜摩洛哥和荷兰,第三场0比1不敌沙特。随着2比3不敌沃勒尔和克林斯曼领衔的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倒在八分之一决赛。
【阵容及战术分析】
本届世界杯上,比利时队是一支“疑点重重的”球队。有几个位置是确定的,比如守门员还是已经35岁的普雷德霍姆,当时刚完成在梅赫伦的最后一个赛季,正准备去葡超本菲卡队效力。主力中卫搭档是32岁的帕尔马老将,队长乔治·格伦和安德莱赫特空霸阿尔伯特。前场组织核心希福当年28岁,在摩纳哥完成了一个出色的赛季。前锋则是由安德莱赫特的德格里塞和尼利斯以及色格拉布鲁日队的克罗地亚裔中锋约西普·韦伯轮流搭配出场。韦伯当时已经30岁,在比利时队的效力时间很短,只有1994年一年,出场也只有7次,但是以在对阵赞比亚队的比赛中独进五球而为人铭记。尼利斯当时也已经27岁,在安德莱赫特进球无数,但在国家队还算半个新人,一直没有固定的主力位置。
然而,其他位置都不能确定。因为范兴斯特的用人实在充满个性。已经36岁的安德莱赫特老将德·沃尔夫预选赛只打过一场,在世界杯上却场场首发。他和31岁的安特卫普队球员斯密茨出任左右两个边后卫,但实际上这两个人之前都是打左后卫的。另外这届比利时队的中场似乎已经不再是经典的菱形中场,而是把30岁的斯塔伦斯和33岁的弗兰奇·范德埃尔斯这两名布鲁日队的传奇球员组成的中前卫搭档移植到了国家队,两人都有相当出色的防守能力。前面两名进攻型中场是希福和安德莱赫特队的埃莫斯或者博芬,后者的国家队生涯长达14年,还参加过此后的2002年世界杯。
这是普雷德霍姆的最后一届大赛。尽管止步16强,但是他当选了该届赛事最佳阵容的首发门将,比肩8年前的普法夫。一直到2018年,“比利时门神”这一传统被另一位后辈继承——库尔图瓦。
比利时1-0荷兰 后排左起:范德埃尔斯,斯塔伦斯,西普·韦伯,格伦,普雷德霍姆,阿尔伯特 前排左起:埃默斯,博克尔芒斯,希福,德沃尔夫,德格雷塞(9)1998世界杯
【备战历程】
范兴斯特没有能够带领比利时队走向另一个辉煌时期。1996年英格兰欧锦赛预选赛,比利时队再一次习惯性地被淘汰出局,主场先后惨败于西班牙和丹麦。除了少数几只最顶尖的强队,很多球队的状态都是以四年为周期,因此就出现了所谓的“世界杯球队”和“欧洲杯球队”,前者如90年代的比利时,后者的代表则是捷克队和俄罗斯队。
接替范兴斯特征战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的是80年欧洲杯上的中场大将范摩尔,不过他只执掌三场预选赛就被里肯斯替换。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比利时队两次惨败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荷兰队,但其他比赛保持全胜,获得了附加赛资格。附加赛中,里肯斯的球队凭借尼利斯的关键球压倒爱尔兰队,成功晋级法国世界杯。
总体来看,法国世界杯上的那支比利时基本保持了94年的阵容,但是队伍老化严重,3连平(0比0荷兰,2比2墨西哥,1比1韩国),小组未能出线。此前连续四次进入淘汰赛的记录就此作梗。
【阵容及战术分析】
在里肯斯的球队里,后场核心是攻击力强悍的布鲁日队清道夫斯塔伦斯。这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球员,26岁进国家队,30岁才坐稳主力。法国世界杯是他的第二届大赛,此时他已经34岁了。担任队长的是37岁的老后腰,三度征战世界杯的弗兰奇·范德埃尔斯特,这名布鲁日队的功勋老将拥有86次的国家队出场纪录。前场组织核心仍是32岁的恩佐·希福,这是他的最后一届大赛,距离他的首次大赛亮相已经过了14年。他此时已经结束了在国外的闯荡,回到安德莱赫特队效力。
相对于1994世界杯上的球队,这次比利时队对后防主力进行了调整。主力门将的位置由34岁的安德莱赫特队老将德维尔德接任,他是从1997年的预选赛开始坐稳主力。左右两个边后卫则分别是已经35岁的布鲁日队左闸博克尔芒斯和比他小10岁的俱乐部队友德弗朗德。后者是顶替受伤的预选赛主力克拉森的位置。主力中卫则是亨克队的克莱门特(现法甲摩纳哥队主教练)和穆斯克龙队的维多维奇。
法国世界杯上表现最好的球员是已经29岁的进攻型中场威尔莫茨,他当时效力于沙尔克04。1998年世界杯可以认为是威尔莫茨的第一届大赛,尽管他此时已经有了8年的国家队经历,但此前只有一次大赛出场纪录(94年对阵沙特)。在整个1996年欧洲杯预选赛期间,威尔莫茨都没有参加,原因不明,直到1997年底才再次回到球队,并从此成为了比利时阵容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员。
出现在法国的前锋搭档是尼利斯和巴西人奥利维拉。当时31岁的尼利斯已经在埃因霍温连续四个赛季进球上双,但在国家队的效率一直比较一般(56场10球),对阵韩国队的进球也是他的唯一一个大赛进球。奥利维拉出道于安德莱赫特,后来在意甲发展,在卡利亚里和佛罗伦萨都有不错表现。他在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不少,但到正赛又犯了比利时前锋的老毛病,颗粒无收。
比利时2-2墨西哥 后排左起:希福,维多维奇,尼利斯,斯塔伦斯,德维尔德,威尔莫茨 前排左起:奥利维拉,博芬,博克尔芒斯,德弗朗德,范德埃尔斯特(10)2000欧洲杯
【备战历程】
在不算成功的1998年世界杯之后不久,比利时队迎来了瓦塞吉时代。在这位老帅带领下比利时队完成了“黄金一代”前,在国际大赛上最后两次亮相,核心人物仍然是队长威尔莫茨。2000在本土举办的欧洲杯可以用“悲剧”形容。首战凭借古尔和小姆蓬萨的进球,艰难2比1战胜瑞典,延续了进攻难的问题,进攻组织很难转化为进球。之后以两个0比2的比分不敌意大利和土耳其,小组即被淘汰。
【阵容及战术分析】
强大的中场,差劲的前锋。比利时队缺少高效射手,克罗地亚裔球员斯特鲁帕正是典型的代表。这名身着10号球衣,时年30岁的德比郡中锋曾经在亨克进球如麻,不过自从进了国家队之后就状态下滑,在所有正式比赛(预选赛和正赛)中竟一球未进。他的搭档小姆蓬萨虽然名气更大,实际表现也好不到哪去,不仅在俱乐部状态不稳定,国家队进球率也只有0.3。从本土作战的因素考量,这是一届令人失望的比赛,远超过2016欧洲杯被威尔士淘汰出局。
2000欧洲杯,古尔为球队取得赛事开门红(11)2002世界杯
【简述】
本届世界杯因为在亚洲举办,合适的看球、观赛时间使得国内球迷印象深刻。战术分析方面不再赘述,大家可以参考过往的专业媒体评论文章。
韩日世界杯上,比利时分别以1比1,2比2的比分战平日本和突尼斯,生死战3比2战胜俄罗斯,出人意料地杀进淘汰赛。队长兼核心的威尔莫茨在这三场比赛中均取得进球,对日本打进一粒漂亮的倒挂金钩。瓦勒姆对阵俄罗斯的直接任意球破门也让人印象深刻。在随后的淘汰赛中,比利时不敌强大的巴西队惨遭淘汰。从阵容配置与临场发挥综合考量,这一成绩完全可以接受,比利时一扫此前“锋无力”的传统,无论是威尔莫茨还是松克,表现都值得称赞。
留一些篇幅给威尔莫茨,他算得上96-06期间,比利时队唯一的世界级球员。教练时代的他,我们在上一部分介绍得很详细,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凝心聚力,战术乏力。其中凝心聚力的特质来源他的球员时代。俱乐部层面,威尔莫茨作为沙尔克04队史上传奇之一,在96-97赛季联盟杯的表现神勇,从1/4决赛到决赛打进3个关键球,率领球队获得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洲际奖杯。虽然技术层面不如前辈希福,也不像阿扎尔、德布劳内等后辈那样出色,脚下技术没那么细腻,传球策应能力稍弱,但是善于利用身体,冲击力非常强,处理球简练合理,人球结合能力很强。他在98-02两届世界杯都是比利时队的主要攻击点,是名副其实的球队领袖,是“强壮型前腰”球员的代表,这也是他的昵称“战斗猪”的来源。
2002世界杯,威尔莫茨,对阵日本队
三、低谷期的比利时队(2002-2010)
(1)衰落的起点(2002-2006)
2002年9月7日,欧洲红魔比利时在新任主帅安图尼斯的带领下,主场迎战保加利亚。自信满满的比利时在队长古尔和头号球星西蒙斯的带领下,开场不久就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整场比赛比利时都占据一定优势。然而,0比2的比分是冰凉的。松克和小姆蓬萨组成的锋线颗粒无收,西蒙斯和范比滕组成的最强中卫组合两次失球,这支比利时和2002年世界杯时相比,只少了威尔莫茨和韦尔海恩。许多比利时球迷迷惑不解,这支保加利亚并不强大,和94年那支保加利亚的实力相距甚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比赛是比利时队衰落的起点。此后两场,比利时以1比0分别战胜弱旅安道尔和爱沙尼亚。
2003年3月29日,比利时客场挑战克罗地亚。然而,0比4的比分让志在杀进2004年欧洲杯的比利时队遭遇沉重打击,这场大败将比利时逼到了悬崖边。6月7日,背水一战的比利时客场2比2战平保加利亚。 9月10日,比利时队主场气势如虹,依靠松克的梅开二度2比1战胜了克罗地亚,然而,比利时的胜负关系和净胜球均落下风。10月11日,比利时2比0战胜爱沙尼亚,然而,奇迹没有出现,保加利亚和克罗地亚力压此前公认的小组出线热门比利时杀进2004年欧洲杯,安图尼斯一期以失败告终。这支比利时的实力在保加利亚和克罗地亚之上,没有进军欧洲杯,主帅安图尼斯应付首要责任,而中场进攻核心巴塞吉奥实战证明不可大用。西蒙斯、范比滕、克莱门特和松克逐渐成为这支比利时队的中坚人物。
2004年9月4日,比利时开启了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之旅,主场被立陶宛1比1逼平后,比利时10月客场0比2负于西班牙,11月主场以同样的比分负于塞黑,出线前景堪忧。2005年2月的一场友谊赛,比利时客场0比4惨败于埃及脚下,从此,号称新希福的巴塞吉奥彻底被弃用。3月26日,比利时主场4比1大胜波黑,获得了一场及时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安图尼斯时代踢得最好的一场比赛。比利时最大的改变源自中场,比利时本场比赛该打442阵型,一改过去对称的菱形中场。前腰是脚法极好的布费尔,他的位置靠右,左前卫古尔更接近于靠左二前腰的位置,右前卫西蒙斯实际上司职右后腰,拖在最后的是位置靠左的后腰范德哈格,这个中场的控制力和压迫力超强,比利时的成绩也开始反弹。然而在9月的关键一战中,比利时客场0比1负于波黑。值得一提的是,赛前比利时收到了当地人的勒索,在比利时队的大巴上,一群波黑警察向比利时球员索要钱财,这个小插曲无疑影响了比利时球员的心态。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比利时输掉了比赛。
8比0战胜圣马力诺后,比利时形势有所改观,但是他们必须在主场3比0战胜西班牙,才能力压对手出线。上一次3比0战胜对手才能出线,出现在1998年的世界杯赛场,对手是韩国,可惜比利时没能做到。结局很可惜,还是一个熟悉的比分,0比2,雷耶斯两次妙传,托雷斯梅开二度,比利时无缘2006年世界杯。12月23日,勒内·范德雷肯出任比利时国家足球队新任主教练,以替代未能带领比利时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安图尼斯。时年52岁的范德雷肯与比利时足协的合同2008年6月30日到期,球员时代他曾经60次代表比利时国家队出场。
2006世界杯预选赛,比利时对阵西班牙,松克与劳尔缠斗(2)至暗时刻(2006-2007)
彼时安图尼斯二期的比利时队被比利时媒体称作40年来最差的比利时队。然而,接踵而至的是一支更差的球队——范德雷肯一期的比利时。这支比利时的命运自然是继续无缘2008年欧洲杯,但和前两次预选赛相比,这支比利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无奈,是技不如人,是星光黯淡,是红魔衰落的谷底。2007年,是比利时国家队历史成绩最差的时候,那一年,我们看着葡萄牙双杀比利时,看着塞尔维亚、波兰甚至芬兰把比利时打得毫无脾气,看着霍夫肯斯捂着流淌着鲜血的鼻子竭尽全力的追击纳尼却仍然让对手破门的无奈,那时的比利时队没有希望,FIFA世界排名一度来到70多位。
(3)黑暗中的希望(2007-2008)
2007年6月,比利时U21在欧青赛历史性地杀入四强,获得第二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那支比利时U21,有米拉拉斯、维尔马伦、维尔通亨、范登伯雷、希曼、维特塞尔、费莱尼、隆巴尔茨8人参加了后来的2014年世界杯。前锋米拉拉斯、队长马尔滕斯和左后卫波科尼奥利3人在那届比赛表现突出。
同年,由于标准列日的崛起,比甲联赛也逐渐开始复苏,德福尔也在俱乐部崛起,他和维特塞尔、费莱尼一起,成为未来国家队的中坚力量。1比2负于葡萄牙那场比赛,也是维尔通亨的第一场国家队比赛,那场比赛,德福尔右路传中,费莱尼头球破门,曾经让比利时一度扳平比分,也是那一年,登贝莱和维尔马伦在荷甲踢得风生水起,一个是过人如麻的前锋,一个是滴水不漏的铁卫。2007年9月,比利时3比2塞尔维亚,登贝莱梅开二度,米拉拉斯攻入一球,让人们对比利时的未来多少有些憧憬。2008年8月,比利时国奥队在北京奥运会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少一人的情况下3比2击败意大利进入四强,这届大赛表现最为出色的是登贝莱、米拉拉斯以及维尔通亨三人,他们也入选了范德雷肯二期的比利时国家队,成为冲击2010年世界杯的重要力量。同年,阿扎尔在法甲崛起并入选国家队,比利时队实力大增。
(4)“内讧”形象的由来(2008-2009)
范德雷肯说:他大量使用年轻球员踢预选赛,就是要以牺牲一届大赛的参赛资格,来换取比利时国家队的未来。然而,换来的仍然是继续无缘决赛圈,部分原因应归咎为更衣室的内乱。2009年4月,比利时客场1比2不敌波黑,彻底无缘2010年世界杯,范德雷肯下课,名宿维考特伦接任代理比利时国家队主帅位置;可惜一场0比5不敌西班牙的大败让他最终下了课,赛后爆出了种种比利时国家队内讧以及球员架空教练排兵布阵指挥比赛的传言,更衣室“球霸五大佬”以及弗莱芒与瓦隆的矛盾,被媒体大肆报导了出来,而且进行了大量妖魔化的渲染,比利时“内讧”、“不团结”的标签印象也是这一时期传入国内。
(5)彻底的革新(2009-2010)
随着更衣室的风波愈演愈烈,比利时足协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荷兰人艾德沃卡特出任比利时国家队新任主帅。这也是后来威尔莫茨所说的,比利时国家队重新崛起的新起点。
艾德沃卡特的作用并不是在球场上,而是他对更衣室重新洗牌,换成比利时本土教练是很难完成这一工作的。那一年,阿扎尔还叫哈扎德,登贝莱还是比利时最强的前锋,那一年,西蒙斯还是队长,松克还是比利时头号前锋,那一年,比利时主教练只是一个任球员操控的木偶,无论范德雷肯还是维尔考特伦,真正的教练是更衣室五个大佬:西蒙斯、范比滕、斯蒂宁、松克和范达梅,那一年,波科尼奥利和范登博雷被排挤,维尔马伦是唯一有雄心壮志重整红魔雄风的球员。
艾德沃卡特上任伊始便“清除”了西蒙斯、斯蒂宁和范达梅三人,任用年轻的维尔马伦成为比利时国家队的新队长。打个比方,相当于平行时空的马丁内斯,2016年上任,把队内三个刺头:队长阿扎尔、副队长孔帕尼、第三队长维尔通亨全部扫地出门。
虽然第二年他被俄罗斯足协的高薪诱惑走了,但是他为红魔的继任者拔掉了荆棘上的尖刺。无论如何,欧洲红魔应该感谢艾德沃卡特。2010年5月,里肯斯第二次接过比利时队教鞭,虽然他是广大比利时球迷心中的“失败者”,但也延续了使用年轻球员这一方略,并将“借鸡下蛋”的政策扩大。
(6)“黄金一代”初登场(2010-2012)
比利时队未能杀进2012年欧洲杯,主要原因应归咎为主教练里肯斯,具体经过可参看文章《长刀之夜:2012欧洲杯预选赛比利时队回顾》,这篇文章发布于@布鲁塞尔足球场(原@比利时球迷俱乐部),2016年3月至2021年底,我们是该帐号的管理员,期间所有内容均可放心阅读。
四、荣耀与遗憾(2012至今)
(1)世界杯初体验(2012-2014)
里肯斯二期失败后,名宿威尔莫茨接过球队教鞭,在2014世界杯预选赛上一路高歌猛进。面对小组实力最强劲的对手克罗地亚时,客场凭借G·吉莱的远射顽强扳平了比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米拉拉斯为队友鸣不平,称其是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球员);回到主场,彼时还是长发飘飘的卢卡库头顶脚踢梅开二度,帮助球队时隔12年重返世界杯的舞台。
世界杯上,比利时延续了“锋无力”或者说“锋慢热”的老传统,卢卡库、奥里吉均没有很好地高效地把握住队友们创造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也与主力前锋本特克伤缺有关。但历史似乎是个车轮,此时的比利时队又回到几十年前,强调侧翼的进攻与中场的传递,同时重视定位球制造的威胁,与此前一段时期注重防守反击截然不同。默滕斯、维尔通亨、德布劳内、费莱尼均在进攻中展现了不俗实力。但是与老练的阿根廷相比,还是技逊一筹。面对阿根廷全队,特别是两翼“玩命式的”全攻全守奔袭,比利时队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进攻手段,两翼的米拉拉斯和阿扎尔有力使不出。最终的八强是可以接受的成绩,符合比利时队当时的实力定位。
比利时0-1阿根廷 后排左起:库尔图瓦,维特塞尔,范比滕,孔帕尼,费莱尼,维尔通亨 前排左起:米拉拉斯,德布劳内,阿扎尔,阿尔德韦雷尔德,奥里吉(2)伤病加持下的战术匮乏(2014-2016)
整个2016欧洲杯备战周期,比利时队都笼罩在伤病阴霾中。最惨烈的一场是2016年3月客场对阵葡萄牙的友谊赛。惨烈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球场外,比赛前布鲁塞尔遭遇了爆炸袭击,球员们情绪受到了影响。第二,球队内,多达7名主力在内的,共计11名球员伤病缺阵。队长次序前四的球员全部伤缺,维特塞尔担任临时队长,许久未进国家队的G·吉莱进入首发。这种惨烈程度是整个周期的缩影。另外,在预选赛中,威尔莫茨面对防反为主的球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破敌之策,典型的表现是对阵威尔士的一平一负,埋下了祸根。
2016年3月友谊赛,比利时1-2葡萄牙首发阵容 主力只有库尔图瓦、卢卡库、维特塞尔没有受伤,默滕斯非战术核心,纳英戈兰是欧洲杯前成为主力直到欧洲杯开赛前,人员仍不齐整,特别表现在后防线上:孔帕尼、隆巴尔茨、恩格斯因伤缺席,西曼竞技状态不好(首场小组赛后被穆尼耶替换);威尔莫茨无奈带上德纳耶尔和卡巴塞勒。三场小组赛后,穆尼耶-阿尔德韦雷尔德-维尔马伦-维尔通亨这条防线逐渐稳固,但天有不测风云,维尔通亨在训练中骨折,维尔马伦累计黄牌停赛。面临预选赛中两次让自己吃瘪的威尔士队,威尔莫茨冒险,同样也是被迫启用德纳耶尔和小卢卡库出任首发。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威尔士全员皆兵,无论是明星球员贝尔、拉姆塞,还是角色球员沃克斯、罗伯森·卡努均有不俗发挥。
我们这样叙述,不代表我们认为2016欧洲杯出局的首要因素是伤病,就像小卢卡库赛后接受采访说的一样:我在场上不知道要做什么,教练只让我把球传给阿扎尔。威尔莫茨在技战术方面,特别是调教进攻时的技艺匮乏,是导致比利时队2016欧洲杯成绩不佳的最关键因素。2012年,威尔莫茨执教伊始,欧洲红魔在战术层面上就不像一支球队,更多的时候是球员之间的拼凑、让步,甚至是妥协,这在里肯斯二期时代和威尔莫茨时代展露无疑,他们都局限于4231这一传统阵型中,让球员们机械地去填补位置:维尔通亨、维尔马伦去到了左路,阿尔德韦雷尔德长期镇守右路,还能看到维特塞尔客串右后卫,默滕斯客串左后卫的情况。虽然布阵的捉襟见肘与边卫人才匮乏有关,但大体上球员们都出现在自己不熟悉的位置上踢球,对球员们的应变能力和心态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加之伤病潮来袭,年轻队员临危受命,受着不成熟的战术指挥,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不必对小卢卡库和德纳耶尔的发挥耿耿于怀,他们一定程度上也是战术的牺牲品。
2016年7月1日,阿扎尔出席比利时对阵威尔士赛前发布会(3)“黄金一代”顶峰(2016-2018)
对于俄罗斯世界杯备战周期的总结,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我们之前的文章《在杰多夫斯克的30天——比利时队2018世界杯总结》。这篇文章同样发布于@布鲁塞尔足球场(原@比利时球迷俱乐部)。
(4)终章(2018至今)
这一时期球队的发展是多数球迷所了解的,具体的备战历程不过多赘述,可以参见更专业的球评与赛事分析。我们分享两个观点:
第一,球队的转折不是2021欧洲杯,而是随后的欧国联半决赛。从竞技的层面看2021欧洲杯比利时队的发挥,在球迷们看来是满意的。受到伤病阴霾笼罩,与葡萄牙一役的“鏖战”损失惨重。残阵面对状态在线、实力强劲的意大利,这一场失利已有心理预期。但是欧国联半决赛,全主力阵容面对法国,被连扳3球,这种打击是直击心底的。从那以后,球员采访、媒体报道中很难再大面积看到队员们的豪言壮语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更新换代的忧虑,以及对莫须有的“不团结”标签形象的重提。或许此刻起,大家心里有默认了一个事实:我们不再是强队了。
第二,马丁内斯这套343阵型已经和球队绑定,无论是主观上想调整,还是客观上与其他阵型对比,都无法进行完善了。简而言之:比利时队在卡塔尔世界杯上是明牌的。这一点我们在最后一节会再次论述。
五、战术层面的回顾及(不负责)预测
(1)回顾
回顾历史上的比利时队,最早的打法是防守反击,1980年欧洲杯,1982年、1986年世界杯比利时队都是采取这种打法,取得了欧洲杯亚军和世界杯第四名的好成绩。并在1986年开始启用菱形中场的配置。1990年比利时队的打法是技术足球与欧洲风格结合的战术,是历史上技术最好的比利时队。1994年比利时队打防守反击,但面对德国队时采取对攻战术,导致失败。当时张路老师认为比利时队打防守反击天下无敌,但一攻准输。1998年世界杯比利时队更注重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放弃了技术足球,最终失败。
1999年到2002年期间,也即瓦塞吉时代,采用控制型打法,也称为逼抢式打法,在全场不断压制对手,整体传控球,也可以理解为全攻全守和防守反击相结合的边中结合的多样性打法,曾被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称为2000年欧洲杯最强大的中场。2002年世界杯上,比利时队还曾一度将巴西队的中场压制。
印象中最后一次见到比利时队采用442菱形站位的控制型打法是在2005年10月的世界杯预选赛,比利时队虽然0比2不敌西班牙,但在比赛的前30分钟,全场压制对手。西班牙队的托雷斯、维森特、华金根本碰不到球,只有劳尔在前场拿到过几次球,随即就被断下。那30分钟几乎都在西班牙队的半场进行比赛,西班牙队疲于防守,历史上西班牙队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即使他们面对鼎盛时期的巴西、法国。可见比利时队的逼压式打法登峰造极。当时比利时队的4个中场是:双后腰范德哈格和西蒙斯一左一右,双前腰是古尔、布费尔一左一右。全队展开全场紧逼,逼迫式打法。可惜全场浪费了4次绝佳的机会,被西班牙队反击进球。其实1999—2002年间的比利时队的打法和1998年的法国队很相似,全场逼压式控制,只不过比利时队的攻击力逊于法国,而后防线的能力远不如法国。
14、16两届大赛比利时队的技战术,很多专家、媒体分析得都很透彻。简单概括为:威尔莫茨时代的4231,强调中场的控球,以及中场向前输送球,这都是当时比利时队能够完成并且擅长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会造成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久攻不下,被对手反击得分。好几场比赛比利时队都是这样输的。
换成马丁内斯的343后,有什么改变呢?单箭头依然是卢卡库,但他两侧的空间更大,获得的支持也越来越多。进攻组织者是德布劳内和蒂勒芒斯,攻防转换的核心是6号位的维特塞尔,他加强了中场中路的防守和中场对两翼的保护,两侧的默滕斯和阿扎尔负责突破、前插,比利时队在战术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观。三中卫的体系解放了两个边路,也使得维尔通亨、阿尔德韦雷尔德回到了熟悉的位置。穆尼耶、卡拉斯科、小阿扎尔的进攻能力得以施展。
边路进攻的解放也意味着球员要承担更多的防守压力,除了卡斯塔涅外,马丁内斯坚决使用进攻球员充当边翼卫的角色,球员本身的特色都是攻强守弱,面对强队时的边路防守是隐患所在,时刻考验两名边翼卫以及维特塞尔的发挥。
2018、2019年前后,这时的比利时队处于个人能力最强的历史时期,球队的进攻非常锐利,得分能力极强。343阵型能很大程度地解放球队的进攻,将前场球员们的实力发挥出来。343阵容中哪个位置最重要?我们认为:第一,两个翼卫,必须有很强的个人能力,能上能下,攻守兼备;第二,三个中卫,必须有极强的个人能力和高度的默契,整体防守协防补位很重要。第三,三中卫居中那一个,他是343阵容中的“最强大脑”。
(2)(不负责)预测
承接上文,我们先分析比利时队目前阵容的问题,再给出我们的思考。
首先,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明牌踢世界杯。也即,战术还是343,球员也还是那些球员,但他们都老了4岁。即使你不关注比利时队,只要看了2018年世界杯和2021欧洲杯,也能把比利时队首发阵容猜个大概。
马丁内斯会放弃343吗?基本不会。因为马丁内斯上任伊始至今,只有在2016年9月对阵西班牙的友谊赛上(也是他执教的首场比赛),使用过“威尔莫茨专属”的4231,奥里吉担任单前锋。随后他就开始对比利时队开启了阵型改造,绝大多数时期首发是343,偶有几场352或433(按照卡斯塔涅的位置)。临场调整时,他也至多会根据343的雏形进行微调,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对阵巴西时的7、9换位,对阵法国时的登贝莱中场自由人。所以不用期待马丁内斯在阵型上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或者惊吓),只寄希望在具体战术执行层面能有所突破。
其次,年轻后卫的表现是X因素。为什么带年轻中卫,他们的定位如何,我们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
最后,阵容的预测。随着世界杯临近,越来越多的比利时媒体人、比利时足球功勋、比利时前边缘国脚们开始对球队的阵容进行分析与预测,观点大相径庭,甚至有争锋相对的,主要纠结的点在于左中卫与左边锋。
阿尔伯特预测首发阵容,观点较为鲜明:阿扎尔、特罗萨德同时上场,蒂特替换德巴斯特,德布劳内回归中路。我们进行分析、预测目的不是为了引起争执,而是站在普通球迷的视角,为喜爱的球队考量。应然与实然间总有差距,我们也不是足球专家,只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
门将:库尔图瓦
后卫:德巴斯特、阿尔德韦雷尔德、维尔通亨/蒂特
边翼卫及中场:卡斯塔涅、维特塞尔、蒂勒芒斯、卡拉斯科
前场:多库/特罗萨德、巴舒亚伊、德布劳内
1.蒂特和维尔通亨上谁?与埃及队的友谊赛中,蒂特发挥中规中矩,两个丢球也与他关系不大。马丁内斯的选人基准在于他更看重经验,还是最近的状态。其余两名中卫没有悬念。
2.中场用谁与维特塞尔搭档?与埃及队的友谊赛中,首发出场的瓦纳肯难以让人满意,几乎没有向前输送威胁球。目前阵中能够出球的两个点是蒂勒芒斯和德布劳内,如果让德布劳内回到中场,那么右边锋的位置上必须上默滕斯(状态一般),或者由其他左路球员客串。
3.左边锋上谁?这也是近期比利时队的流量密码,认真分析的、看热闹的都有,我们放在这里讲,主观上不想去蹭流量。同时,能够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都会客观地看待球队,而不是刻意地攻击球员。在我们看来,阿扎尔的状态目前不能首发。其一,他需要持球,固定从左路发起进攻,从上一场对埃及的友谊赛看,效果并不好。其二,竞技状态不如从前,边路造成的杀伤有限,传中威胁能力未知,需要至少2至3场比赛去找状态。所以目前阿扎尔最佳定位是替补尖兵。
4.中锋上谁?在各家比利时媒体评论区中,球迷和专业评论员意见差距很多。多数像我们一样的球迷希望上奥蓬达,包括阿尔伯特在内的前国脚认为巴舒亚伊更适合。前者的优势是状态和冲击力,可边可中,多一种变化。后者的优势是经验和熟练度,与这套343一起练了6年,是卢卡库的第一替补。我们持保留意见,但站在马丁内斯的视角,巴舒亚伊的可能性更大。
5.希望球员们不要受伤,祝愿我们心爱的球队能够顺利!比利时加油!
转发本文所在微博,我们将在小组赛第二场(与摩洛哥)赛后,抽出一名朋友,赠送一张2021 Panini UEFA Mosaic系列的蒂勒芒斯签名球星卡(如图所示),顺丰全国包邮。
这段抽奖文字只在本文末出现,不会为了流量或转发数而单独推送,感谢能够看完的你!
蒂勒芒斯签名球星卡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