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理需求,无非就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等等维持生存最基本的要素。
二、安全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以及大脑都是寻求安全的工具。其中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以及财产安全等等。
三、社交需求
包括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照顾,相互关心的需求。情感的需求要比生理需求来的更加细致,它是一个与人的生理特性、经历、以及宗教信仰都有关系的需求。人渴望得到关注,希望融入社会,这都是社交需求。
四、尊重需求
通俗的讲,就是每个人都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的需求。
尊重又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的尊重就是自尊;外部的尊重就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以及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满足后会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这也是人类需求重要的特色。
五、自我需求
是指实行个人理想,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盼的人。它包括道德、创造力、自觉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实际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多人都知道一二。室内设计也是以满足,或者创造客户的基本需求为宗旨,同时也是评价设计作品优劣的一个指标。
人的基本行为动机是什么?
我在这里把人的基本行为动机分为三大板块:寻找快乐、逃避痛苦、信仰信任。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这三大目的。
我们主要研究一下逃避痛苦和寻找快乐。你看场电影是寻找快乐,吃顿饱饭是逃避痛苦,吃一顿美食又是寻找快乐。
实际上,我们在装饰设计之中也是用这个原则,来给到客户系统的服务和设计。我们想想在设计之中,哪些是给客户寻找快乐,哪些是为了客户逃避痛苦?
比方说:我们的楼梯护栏,功能上面就是为了防止危险的发生,这就是逃避痛苦;但是把这个护栏设计得非常有特色,看上去赏心悦目,就是寻找快乐。
所以一个设计既要满足功能需求的逃避痛苦,也要满足视觉需求的寻找快乐。
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上,有时候更改一些房间的功能,就是为了规避给客户生活带来麻烦的节点,这也是逃避痛苦;而在有些空间,我们设计得让家庭成员能舒适的生活和交流,这就是给整个家庭寻找快乐。
我在第二讲说过小孩房的设计,让小孩能够健康成长,就是给设计以快乐的元素;不让灯光给小孩的视网膜造成影响,就是从安全的角度规避痛苦。
所以无论是从设计、生活、沟通之中,我们都可以分析出哪些是寻找快乐,哪些是规避痛苦。
现在我们研究一下,痛苦和快乐哪种行为的驱动力更大?在这里,我省略举案例的时间,直接告诉大家结果:逃避痛苦的动力比给予快乐的动力要大N倍。
案例:一个保安员发现了一个小偷,于是奋力去追。小偷跑到了四楼,保安员也追到了四楼,小偷看无处可逃,于是打开窗户往下跳。大家想想,保安员敢不敢往下跳?
保安员抓到小偷得到的是快乐,可能会被群众夸奖,可能会得到保安公司的奖金,可能会上电视台,并且可能成为模范标杆。有这么多快乐,为什么保安还不愿意往下跳?
反过来,小偷什么表彰奖金都没有,却愿意冒着摔断腿和手的风险跳下四楼?因为小偷被抓住是痛苦,为了逃避痛苦,可以做出很多非理性的事情。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故事,还不能证明痛苦的动力大于快乐,那么我们可以去医院看一看,医院长期的客户流量远远高于电影院、餐饮以及其它娱乐场所。
不是因为现在病人多,而是人迫切希望解决痛苦的观念,在医院这个场所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在这里忠告每一位想与客户成交的设计师,说服客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解决客户的痛苦,减少客户的麻烦。
一般来说,我们在与客户沟通中,我们的装修产品,好的设计图纸、漂亮的设计方案就是给予客户快乐。
而好的材料、好的管理、好的工艺、好的服务,则是规避客户的麻烦,让客户在装修中不会上当受骗,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减少客户在装修完工住进去之后的负面隐患。
所以,我们了解了人的行为基本动机,就了解了客户的基本需求原理。
有人问,人的行为动机,有没有除了寻找快乐和规避痛苦的第三种目的?就是——信仰、信赖和信任。
就是你相信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就算他说的是错的,你可能也会去做。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有哪些事情是这样的。
信仰的力量就更大。在中国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面对敌人的诱惑不动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动摇,因为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因为信仰,呈现伟大。
回到我们设计师的现实。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如果客户对你十分信任,很多时候不需要理由他就会听你的,他就会认可你的方案。反过来说,客户之所以不认可你的方案,是你没有得到他的信任。
消费者行为动机
消费者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来源于客户自身。比方说他对装修的恐惧,或者他对装修的渴望。
如果消费者恐惧,他因为什么而恐惧?他会在乎什么?也许是以前上过当,或者亲戚朋友在装修的过程中吃过亏。反过来就是对装修的渴望,他们对装修有很大的期望值。
所以我们要从客户的内在动机,来分析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挖掘出客户的畅想和焦虑。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有利益动机,利他动机,道德动机,声誉动机等等。
① 利益动机
是主要关注点在价格上,对产品的权衡以价格为主。在装修的过程中想着怎么省,有时候甚至会忽视功能性及需求。
② 利他动机
利他就是为了别人好。比方说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爱人,可能自己不愿意花的钱,在他们身上会花的更多。
有很多人对自己可以苛刻一点,但为了孩子、父母、老婆更加舍得,这就是利他行为的典型表达方式。
③ 道德动机
比方在装修过程中,我们把父母房设计得比较偏小,这时候,隔壁邻居跑到他家,说了一句话,“你们怎么把父母房搞这么小?”
我相信这家主人,一定会因为这句话感到愧疚,并且很可能由此而改变原始的设计方案,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潜在的道德动机。
④ 声誉动机
我个人理解是面子动机。很多人装修在刷一种社会存在感,功能是一方面,豪华气派也是一方面。
人的很多行为是为了自己寻找快乐,逃避痛苦,有时候也是为了给别人看。而给别人看,在马斯洛需求原理中是一种社交需求,一种尊重需求。
课程总结
今天讲的三点人的行为动机,它都不是孤立的体系,体系之间相互关联,需要我们设计师活学活用,把这些人的行为基本需求,用于我们每一次的设计交流以及理念之中。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再到人的基本行为动机,再到消费者的行为动机,我们要从中分析出规律。
给大家留个思考题: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如何优化自己的行为动机?
关注《老涂设论集》,希望你我每一天都有进步!
我们下周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